正常的基督徒信仰二 (基督與基督教)

一   是基督不是道理

我們基督徒的信仰,是出於神的啓示,不像一般的宗教,是去想,去猜,去摸索而得來的。我們信神把聖經啓示給我們,就是祂向我們所說的話。我們信神曾成功作人,就是拿撒勒人耶穌。神,聖經,耶穌基督,這三件就是我們信仰的出發㸃。

基督的地位

現在,我們要來看基督在我們的信仰上,所有的地位。或者說,基督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不過今天基督教的樣子,已經變得不是該有的樣子了。現在我們暫且不說基督教該有的樣子,而是用基督教來與其他的宗教作一比較,使我們容易看見我們信仰的特㸃。我也不喜歡把基督教說得特別好,把別的宗教說得特別差。我們只是以客觀的態度,作一個比較就是了。

我們先說儒教,其實儒教信徒從來沒有正式認定他們是個宗教,不過中國的文化,教育,道德,人生思想,都受了牠極大的影響。在儒教裏,有一件頂淸楚的事實,就是孔子的教訓和道理最重要,孔子這個人卻不要緊。我不是說儒教不尊重孔子,孔子的確是一個與衆不同的人物,可是一個人要加入儒教,只要明白孔子的道理,遵守孔子的教訓,熟讀他的經書就可以了,對於認識不認識孔子這個人無關緊要。孔子的學說,道理,教訓,就是儒教的中心。

佛教中的道理

再看佛教。釋迦牟尼是佛教的發起人,他給淨土宗講說了一條路,就是惡人死後怎樣轉入輪迴,這件事是被人注重的。可是在佛教裏,人所傳講人所注重的,還是那些道理,學理。對於釋迦牟尼本人,雖然有他的歷史,有關於他的記載,但是在佛教中,他好像是括弧內的東西,並不是佛教的重要㸃。佛教的重㸃不在釋迦牟尼這個人,今天的佛教,有沒有釋迦牟尼並沒有關係,有那些道理教訓就夠了。

教主留下了道理

其他如道教,回教以及別的宗教,也都是這樣。他們的教主立下他們的教以後,留下他們的教訓,道理,規矩等等,作為他們宗教的內容,而他們自己就不再在裏面有甚麼關係了。

建在基督身上

但是基督教是和別的宗教完全不同。基督教從開頭到現在,一直是建造在基督這一個人身上,而不是建造在基督的教訓道理上面。叫人希奇的是,你把聖經打開來,你會看見其中並沒有多少章的道理,眞正說到道理的地方是少而又少,而且也不太被注重,所注重的,乃是說祂這一個人是怎樣的。凡讀過這書的人都知道,拿撒勒人耶穌講的道並不多,祂這個人卻頂被注重。這個人才是基督教的根基。

基督這個名字是出於希臘文,原來的意思是受膏者,被膏油抹過的人。我們中國人要請人擔當一個任務,就要給他一張委任狀,猶太人的方法乃是給他抹膏油。神差遣一個人來為祂作事,把油倒在他身上,就是差派他了。基督就是神自己在神格之中分身來到地上,成功作一個人,把神顯明出來,叫人認識神。基督就是受膏者,受委任來作這一個工作的。

基督要人信祂

因着這個基本㸃上的特別,所以基督就和別的教主不一樣。基督曾經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祂一而再,再而三的要門徒相信祂。祂說信子的人有永生。祂說,要『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凡不是這樣愛我的人,不配作我的門徒。』而這樣的話,也只有祂說過,其他的教主,都沒有這樣說過。孔子從來沒有對顏回,或是對子路說,你要信我。也從來沒有對他們說,你們要愛我。就是其他的教主,不論釋迦牟尼,或是穆罕默德,從來沒有對門徒說你們要信我。作他們的門徒,只要信他們的道理就行了。

基礎在於耶穌是誰

所以眞正基督教的信仰乃是建立在一個人身上,就是建立在基督身上,而不是建立在道理上。眞正基督教的信仰,着重㸃是問說耶穌是誰!祂不過是一個猶太人麼?不過是一個先知麼?或者耶穌乃是永生神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是誰,乃是所有的問題。眞基督徒與不是眞基督徒的分別,並不在你對基督的道理如何,而是在於認識耶穌到底是誰!

從聖經中找答案

拿撒勒人耶穌到底是誰,旣是一個關係我們基本信仰的重要問題,我們就要從聖經中,來找出牠的答案。現在我們要看幾處聖經,特別是看約翰福音,你會淸楚的發現,基督自己才是聖經的中心,也是基督教的中心。

在我們讀約翰福音之前,我們先看一㸃當時的背景。當基督沒有來之前,神先打發一個人來作先鋒,為基督開路,叫人先有準備,好認識基督。這個作先鋒的人,就是施洗約翰。因為他講道非常有能力,感動了不少人,所以有許多人以為他就是要來的基督。

但是約翰福音一章八節說:『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光是指基督說的,為甚麼稱為光呢,因為光是啓示,是叫事情顯明出來的。約翰不是基督,乃是為基督作見證的。

論到那光,九節說:『那光是眞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在這黑暗的世界上,有了基督,世人就能認識神是怎麼一回事了。這光一照亮出來,人就能說這是神,在這裏有神。

讀到這裏,我們還看不出這光是誰。從十節往下讀,直讀到十五節:『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眞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為祂作見證,喊着說,這就是我曾說,那在我以後來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來在我以前。』你讀了以上這些聖經,你有否覺得,牠都在記一些事實,而不是講多少道理。

耶穌就是了

施洗的約翰怎樣的說基督呢?他說基督是在我以後來的,可是在我以後來的,反倒成了在我以前的。為甚麼呢?因為祂本來就是在我以前的。這就是施洗的約翰開頭的證明,他給我們證明說,基督是誰!祂雖是在我以後來的,祂卻成為在我以前的。

約翰一章二十七節:『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祂解鞋帶也不配。』基督教的起頭,是從約翰傳道算起的。施洗的約翰就是來說拿撒勒人耶穌是誰。約翰認為祂不但是在我以前的,祂更是比我大多了,大到一個地步,我去給祂解鞋帶,作祂的奴隸也是不配的。

約翰一章二十九節:『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三十節:『這就是我曾說⋯』。約翰介紹耶穌的時候,就說看哪,這就是!這就是祂了!福音書的一起頭,就給我們看見耶穌是誰!

重生的道理

先鋒是這樣說了,基督自己呢?基督自己怎麼說呢?我們承認基督教中也有些基本的道理。譬如說到重生,就是中心道理之一,又是個很緊要的道理。儒家、釋家好像也講重生的道理,他們說,以前的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的種種譬如今日生。但是耶穌對於重生怎樣說呢?我們來看約翰福音三章的記載: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這人夜裏來見耶穌說。』

這一個尼哥底母是作官的,也是個有學問的人,又是有年紀的。他來見耶穌,要和耶穌討論問題。耶穌就和他說到重生:

『我實實在在的吿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耶穌乃是把重生這件事給他看,吿訴他必須要重生。尼哥底母一聽到重生,就不明白了,想到人已經這麼老了,怎麼能夠重生呢?難道要我再到母腹中生一次麼?耶穌吿訴他,不是肉體的重生,乃是從靈的重生,人若不是從靈生,就是能再到母腹中生一次,從肉身生的仍是肉身,從靈生的才是靈。在這裏你可以看見,這麼一件頂重要的事,是基督教中頂基本的事。耶穌並沒有講些甚麼道理,祂只是說出一件事,一件頂簡單的事實-重生。

重生的道理在信主

難怪尼哥底母就再追問說:『怎能有這事呢?』耶穌就吿訴他,這些事乃是天上的事,並不是地上的事,所以人不能信!怎樣能得到重生呢?『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摩西在曠野怎樣擧蛇,人子也必照樣被擧起來,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你看見麼?這就是重生,重生就是這麼一回事!

耶穌所有的話的意思,就是重生不是個道理,重生就是信我,不信我就不能得重生。說來說去,就是說到『我』上面來!

我們想像的重生是甚麼?我們想,昨天偸了東西,今天去還掉,就是重生。昨天還想娶姨太太,現在不作了,就是重生。我們以為以前種種的不是,都不再作了,當牠昨日死了,以後的種種,從今日起頭,好好的作下去,我重生了。這都是人的想法,不是基督教的重生!

耶穌的方法是說,你信不信我?信我的有永生!神把祂的獨生子賜給人,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信祂的不被定罪,不信祂的罪已經定了。不是道理,乃是祂,乃是人和祂的關係。

是滿足不是知足

除了重生的事以外,還有一個頂重要的㸃,我稱牠作基督徒的滿足,或者說作基督徒的飽足。一個基督徒,會覺得我的盼望我得着了,我所希望的我已得到了,所以我一無所求了,我的人生可以說完全滿足了。但是這個滿足,與一般人所說的知足大不相同。知足是把事情看得開,對一切的事,認為說算了吧,不必去强求啦!雖然沒有那麼多錢,沒有那麼大的榮耀體面,沒有那麼高的地位,可是總算可以了,過過平安生活吧!這是知足,但不是滿足。知足是一種姑且,是一種安分,和滿足大不一樣。滿足的人是我都有了,不要求別的了。

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約翰福音第四章,有一段很好的記載。那裏耶穌對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怎麼講呢?『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如果你要在這世界中得榮耀,得稱讚,得財物,得地位⋯,你喝這些水不能滿足。你有了一萬元還想得十萬元,有了十萬元還想得百萬元,再想得千萬元,而永不得滿足,因為喝了這水還要再渴。

怎麼就能不渴呢?主耶穌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有一件事眞希奇,這樣的話孔子沒有說過,其他的教主也沒有說過。孔孟之道是要你知足,要你安貧樂道,但是孔孟本人卻和你的知足沒有關係。在這裏,耶穌這個人卻和你的永遠不渴大有關係。

那個婦人自然希望能喝到這個叫人永遠不渴的水,就向耶穌追問這個活水。『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你看耶穌在這裏講一個道理麼?不,這裏沒有甚麼道理。祂只指着自己說,如果你知道祂是誰就好了。你若知道祂是誰,你就必立刻向祂求,祂也必給你活水喝,叫你永遠不再渴,永遠飽足了。你看見麼?拿撒勒人耶穌是誰,是所有的問題。

那個撒瑪利亞的婦人,是個很不好的女人,我們只要看她有六個丈夫,就可以知道她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她必是因為不滿意這個,不滿意那個,這一個叫她不得快樂,那一個叫她不得滿足,所以就從第一個丈夫換到第二個丈夫,再換第三個,第四個,一直換到第六個。有一天,她出來打水,象徵說,她是喝了這水還要再渴的一個人。希奇的是,那一天,她人生轉變了,她得着滿足了!她作了甚麼呢?她並沒有作甚麼!那天她明白了拿撒勒人耶穌是誰,她得救了。我們再來看她認識耶穌,和她相信祂的過程。

認識祂是誰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因為基督把她已往的事說了出來,她就看出這個人與普通人不一樣,必定是個先知。耶穌又對她說了幾句話,叫她不要光認祂是先知,還吿訴她:『你當信我。』那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基督)要來,祂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吿訴我們。』耶穌怎麼說呢?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祂。』對於一個罪人,第一步不是要他悔罪改過,乃是要他眞正認識耶穌是誰,只要認識了祂是誰,甚麼就都好了。

後來這個女人就回到城裏,對衆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麼?』她說的這些話,我覺得莫非這兩個字用得不好。你旣然已經知道那個人是基督了,怎麼還說莫非呢?無論如何,她相信了,也來指給別人看,基督現在來了!你能淸楚看出來,基督教不是甚麼道理,乃是基督這個人!道理不是我們的重㸃,乃是看見耶穌是誰!一有了主耶穌,就有了眞正的滿足,就有了得着一切的飽足。

我們再看一㸃約翰福音第五章。似乎主耶穌在第五章裏講了一㸃道理,但是實在也沒有甚麼道理,仍舊是帶領你認識這位拿撒勒人耶穌是誰!耶穌是說了一些的話,但是祂說了這些話乃是要我們去信祂。這裏也記着猶太人是查考聖經的,但是主耶穌指出來,聖經是給我作見證的,牠裏面的話是說到我的!讀聖經不是不要緊,更要緊的是要認識拿撒勒人耶穌是誰!不是問甚麼教訓,要問祂是誰?

我是

到約翰第六章,就更加淸楚了。『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祂沒有講道理,祂是說我是⋯。你看出這個意思麼?如果我在這裏說,我是你們生命的糧,吃了我就永遠不餓⋯,你們必定說,這是從上海來的一個倪某人,他發瘋了。就是所有的教主,也只能將道理給人,而不是把他們自己給人。惟獨耶穌不然,生命的糧是祂,叫人永遠不渴的水也是祂。所難的就是人不肯信祂。信祂,所有的事情就都好了。

『我就是生命的糧。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這是(指自己)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叫人吃了就不死。』這是別人所不能說的話,只有耶穌能這樣說。祂旣不是瘋子,祂又不是騙子!祂若講了些甚麼,也都集中在祂這個人身上,這個人是生命的糧,吃了這個人,就不死!

所以拿撒勒人耶穌是誰,乃是我們基督徒信仰的根基!我們不是花工夫來研究祂的道,乃是要我們回答這一個問題,祂是誰?基督在地上一直宣吿的,不是祂的道理,乃是祂自己。那個道理不着重,所着重的乃是祂這個人。若講道理,孔孟的書都滿了哲學,倫理,道德,這些東西都比聖經的多而又多。問題只有一個,拿撒勒人耶穌到底是誰!你知道麼?拿撒勒人耶穌到底是誰!

祂是生命的糧

再看下去,約翰六章五十一節:『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着。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

你看,祂的話越來越特別了,祂說祂是天上降下來的,是生命的糧,已經夠特別的了,又說那吃祂的不止不會死,還要永遠活着,這話更是特別又特別。尤其是說,我所賜的糧,就是我的肉。難怪猶太人當時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不錯,這樣的話我沒有聽見過,我沒有聽見孔子這樣講過,孟子也沒有講過這樣的話,老子沒有講過,莊子也沒有講過,那麼多的子,沒有一個子這樣的講過。中國沒有,外國也沒有,沒有一個人曾講過這樣的話。

所以當基督講了這些話之後,六章五十二節記着說,『因此,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個人怎能把祂的肉給我們吃呢?』耶穌講了甚麼道理麼?沒有,祂是說吃我的肉。五十五和五十六節又說,『我的肉眞是可吃的,我的血眞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裏面,我也常在他裏面。』你可以看見,祂所着重的,乃是祂的自己。不是甚麼道理,乃是吃祂肉喝祂血,吃祂喝祂,就能夠永遠活着。

祂是生命的水

到了約翰福音第七章,記着在一個大節期的末一天,耶穌站在過節的人跟前,也說了一些話。三十七和三十八節:『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着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請我們想一下,若是今天在一個過節熱鬧的日子,我倪某人忽然站在一大羣人中間,也大聲喊着說,如果你們口渴了,就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我的人,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你們怎麼說呢?你們一定說這是從上海來的一個沒頭沒腦的瘋子,他在說瘋話。可是耶穌祂這樣作了,也這麼說了,眞是沒有道理,基督教就是不講道理,只重視基督這個人。

那天耶穌說了這些話之後,果然在猶太人中,就起了爭論。有人說這眞是基督,有人說,基督豈是從加利利出來的麼?就叫猶太人為了祂到底是誰的緣故,起了爭執。這些爭執只在一個重㸃上,就是這個拿撒勒人耶穌,到底是誰?眞正的基督徒,就是信耶穌是基督的人。

祂是生命的光

再說約翰福音第八章十二節裏,耶穌又對衆人說話:『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你看,祂的話又不着重在道理,祂的重㸃在『光』『我』。不是行了基督的道理作基督徒,乃是和基督發生關係才是基督徒。相信祂,才得着生命的光。得着祂,才能不在黑暗裏走。

祂是從上頭來的

到了八章二十一和二十二節:『耶穌又對他們說,我要去了,你們要找我,並且你們要死在罪中。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猶太人說,祂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難道祂要自盡麼?』猶太人又糊塗了,祂去甚麼地方是我們不能到的呢?因此他們想到或許祂要自盡。其實那個地方若是自盡可到的話,猶太人自盡一下,也就可以到了。為甚麼主能到的地方他們不能到呢?二十三節:『你們是從下頭來的,我是從上頭來的。你們是屬這世界的,我不是屬這世界的。』所以主能去的地方,他們不能去。

信祂是或不是

他們也不是因為殺人放火,或是姦盜邪淫而要死在罪中。這裏二十四節的話頂重要,尤其是下半節:『所以我對你們說,你們要死在罪中,你們若不信我是,必要死在罪中。』中文聖經在我是之下,加了基督二字,現在我們用原來的話。主說,你們必要死在罪中,如果你們不信我是,你們必要死在罪中。問題是你相信我是,或不相信我是。這話是甚麼意思呢?就是在全世界這麼多億的人中間,你能揀出一個人來相信說,祂就是!祂是神!我們就是要來看拿撒勒人耶穌,到底祂是不是!如果相信祂就是,就不致死在罪中。許多人是信改了樣子的基督教,我們是要照着基督教的本色來相信。首先是要問說,拿撒勒人耶穌到底是不是!

猶太人就又一次反問祂說,你是誰?耶穌對他們說,就是我從起初所吿訴你們的。我不是第一次吿訴你們我是誰。對於我是誰,我從來沒有放鬆過,我說我是,我就是那一個。每一次都證明說我是,我是神的兒子。

信仰的重㸃

基督作工是為着甚麼呢?也為着叫人信祂是神的兒子。約翰第九章中,基督叫一個生來是瞎眼的人看見了。法利賽人又為這件事起了爭論,吵個不休。他們把那個醫好了的瞎子叫了來,問了好多問題,問來問去總不得解決,只有把這個人趕出去。後來主遇見他,只問他一個問題。主問他說:『你信神的兒子麼?』他回答說,『主啊!誰是神的兒子,叫我信祂呢?耶穌說,你已經看見祂,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祂。他說,主啊,我信!就拜耶穌。』這裏再淸楚不過了,這就是主耶穌所作的事情。祂所作的,就是要帶領人認識祂是誰。祂是神的兒子這件事,從來不讓人輕易過去。這就是基督教的重㸃,基督教就是說基督,說耶穌是神的兒子。

只在這一個重㸃

若是你再把約翰福音看下去,每一處都是看這一個㸃:耶穌是基督。第十章裏,猶太人圍着祂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吿訴我們。問題仍在這一㸃上。

耶穌怎麼回答呢?祂說,我已經吿訴你們,你們不信。又說,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凡不信耶穌是神兒子的,不信耶穌是神所成功的人,就根本不是基督徒。不認識祂是神兒子的人,就是沒有基督生命的,就不是祂的羊。這是基督徒的基本信仰。

約翰十一章,那裏耶穌又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看,普通的人能說這種的話麼?

神掛在祂身上

在十二章中,記載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裏。你可以看見,那差祂來的,是掛在祂身上。信祂,就是信那差祂來的。看見祂,就是看見差祂來的。光也掛在祂身上,信祂就在光中,一切都掛在祂身上。

到十四章,主說,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主要我們信祂像信神一樣。要信祂,是祂一直不肯放鬆的事。

在十五章中,說到一些人恨惡主。主說,恨我的,也恨我的父。又一次的說明,祂與父原是一個。

不信祂是個大罪

到了約翰十六章,主說有一天聖靈來了,世人就要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甚麼叫為罪自己責備自己呢?在九節中主解釋說:『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是因為不信祂是神的兒子,這是罪,是一個大罪。聖靈來了,人就知道不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是何等大的罪,以致自己責備自己。

我們再把約翰福音看一處就夠了。十七章三節:『認識你獨一的眞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這裏給我們看見甚麼是永生。主給我們永生的定義就是認識祂。信這位永生的神,同時也相信祂所差來的耶穌基督,認識了祂,這就是永生。永生是歸在祂身上。

我的盼望,就是我們都認識了拿撒勒人耶穌是誰。基督教中應該沒有空道理,基督教是建造在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身上。接受耶穌基督,就是接受神。

二   有基督才有道理

我們曾經說過,基督教並不重在道理,是重在基督這個人。基督教即使有道理也不多,而且這些道理你要去解釋的話,最終還是歸到一個人身上。如果你把四福音打開來看一看,就會叫你希奇的說,牠所記的一切事情,都是說明拿撒勒人耶穌是誰。先知道了拿撒勒人耶穌是誰之後,基督教才有道理可講。我們已經把基督耶穌的身位斷定好了,現在我們就要看一㸃基督教的道理。

道理上的比較

新約聖經中,四卷福音書裏你看不見甚麼道理。使徒行傳中也看不到甚麼道理,要到羅馬書以後才有道理。這也正如我們所說的,先認識了基督耶穌是誰,然後才能懂得祂的道理是怎麼一回事。

說到基督的道理,也和其他宗教所說的不一樣。說到這裏,我也不願意因我個人是基督徒的緣故,也要你們感覺我所感覺的,要你們看見我所看見的,我不願意作這種出主入奴的事。我還是要把事實拿出來,把基督教與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拿出來給你們看。我自己不說對或不對,我只請你們看這些事實。你如果覺得這是對的,你就相信。如果你覺得是不對的,就請便。在這裏情感是用不着的,所以我也不講甚麼請求的話。

請你看擺在我們面前的各種宗教,他們的着重㸃都是在道理,而不在甚麼人。不管是孔子也好,不管是老子也好,他們自己和他們所講的是兩個,是完全分開的。他所講的道和他不發生多大關係。把那個人從那個宗教裏拿走,並沒有多大關係。那個人不過是把那個道理說出來而已,說了之後,就和那個道理沒有甚麼關係了。

基督教不是這樣。基督教的道理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的呢?乃是等基督這個人死了,復活了,離開了世界之後,才有道理講。道理都是以後來的。而且這些道理都在基督身上,道理和基督是合一的,不能分開的。先有了祂,而後才有祂的道理。

神人合一

譬如基督教裏有一個道理,是講神與人合一,也是一個頂重要的道理。你若打開聖經,去看神人怎樣才能夠合一,你就看見那個道理的起源,在於神已成功作人,就是耶穌,祂就是神與人合而為一的那一位。

聖經不是說神人如何合一的道理,乃是給你看見一個拿撒勒人耶穌,就是神人合一的代表。本來神與人是分開的,神人之間,隔了一道頂深的鴻溝,是不可能合一的。現在拿撒勒人來了,就是神來作人了,好像祂是神人之間的橋樑,叫神與人開始能合一了。牠不是一個道理,叫神與人合一,乃是從今以後,人只要在基督耶穌裏,就能與神合一了。

死的道理

再說,在聖經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關於死的道理。聖經中認為人是壞透了的,也沒有改良的可能,只有一死來把人解決。好像人都是朽木不可雕的,朽木只可丟在火裏燒掉,這就是以死來解決。只有死了的人,你稱讚他一千次,他也不會驕傲。你罵他一千次,他也不會生氣,因為他死了。死了的人,就不受罪的感引,所以就不犯罪了,這就是基督教的道理。死解決了一切犯罪的問題。

但是人怎麼能死呢?怎樣就會死了呢?若是一個宗教,就只會勸你說,你要死啊!你死了罷!死了罪就找不到對象了!可是怎麼就能死了呢?自殺?去跳海河?還是像一些老夫子所說的,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不!這些都是一般的宗教,而不是基督教。

能死是因基督

這個死的道理,又是完完全全的與基督發生關係的。祂這個人是怎樣的,祂的道理跟着也是怎樣的。耶穌是死了,聖經怎麼說呢?是說全世界的人也就都死了。耶穌的死是向罪而死,所以全世界的人也就都向罪而死。本來世界的人都是在罪中死,死在罪裏的,只有耶穌,祂不受罪的影響,祂不是因罪而死,祂是向罪死了。我們若是聯在祂裏面,藉着祂的死,我們也就死了,也就是向罪死了,罪就找不到對象了。在我們身上,就解決了一切犯罪的問題。

這就是基督教的道理,完全聯在基督身上的一個實例。基督教不是去勸人為善,勸人改好,這些根本不是基督教的道理。乃是因為基督死了,如果你在祂裏面,你也就死了,向罪徹底的死了,罪在我們身上失去了對象。若是沒有基督的死,那就甚麼道理也沒有了。一切的經歷,一切的道理,都在於耶穌基督這一個人。

復活的道理

還有一個事實,就是基督耶穌的復活。祂死了,但是又復活了,因此在我們這面,不光是向罪死了,脫離了和罪的關係,更是進一步的,也在基督的復活裏,重生了,新造了。

這些也都是聯在基督耶穌這一個人身上。一切的成就都不在我們這面,一切都在祂身上。

教訓也聯於基督

基督教也不是沒有教訓,基督教所有的教訓,也都是伏在基督耶穌裏面的。基督耶穌有一個經歷,才有一個道理好講,才有一個教訓可說。所有的道理教訓,都聯在祂親身的經歷上。因為祂降生成功作人,就能有神與人的合一。有了祂的死,我們才能向罪向自己死,過一個聖潔的生活。有了祂的復活,我們就得了一個新生命。我們所得的一切,都是基督耶穌所成功了的。那個道理絕對是根據那個人,聯繫在那個人身上。這才是基督教的本色,與其他宗教大不相同的地方。

祂就是道路、眞理、生命

有一次,在基督耶穌快要離開世界的時候,說了一個叫人覺得非常希奇的道理,這個道理當然又是和祂有絕對關係的。祂說,『我就是道路,眞理,生命。』(約翰福音十四章六節。)也許你們也聽過人引用這句話。

祂說祂就是道路,道路也可譯作方法。勝過罪的方法就是祂,不被世界引誘的方法就是祂。祂就是祂的教訓,一切成功的途徑都是祂。

祂說祂就是眞理。我們常會聽見說,某人說的話含有眞理。或是某人發現一個論據,稱之為眞理。或是在幾何上,證明了這個等於那個,說是發現了一個眞理。可是基督耶穌說的眞理都不是指這些,祂說的眞理是祂自己,祂就是眞理。

同時,祂還是生命。祂不是對你講了個道叫你自己去作,乃是祂就是那個去作的動力。宗教是說你要誠實,不可撒謊。或許會有人吿訴你說,要操練不撒謊,每撒一次謊,就把自己的舌頭咬一下。我想,我們如果每撒一次謊都能覺得的話,恐怕不要一天,我們的舌頭就要咬斷了。因為我們人作生命,就不能不撒謊,不能不犯罪,人的生命是毫無力量去行。若是光叫你聽了好道,而行那個道的生命力量仍舊出於人,那就不是基督教。

基督教乃是說,祂叫你能,那個能是基督的。你只要在祂裏面,祂是你的生命,能夠叫你不撒謊,不管你是個怎樣的人!

教主所摃不了的

沒有一個宗教的教主,能摃得了這三件東西:道路,眞理,生命。而且一個人的經歷,也都包括在這三件東西裏面了。你每作一件事,都當先規定該作不該作,就是衡量是否眞理。定規好之後,就要看用甚麼方法(道路)。方法有了,還要有能力,才能作成這件事。每作一件事,都要經過這三步:道路,眞理,生命。

這三個也不是分開的。不是給了你眞理,另外再給一條路,此外還要你自己去找生命。這一切都在祂一個人裏面。有了祂,一切的事就都解決了,這就是耶穌,這就是基督教。只要有一條路,通到祂裏面去,甚麼就都有了。

只要在基督裏

所以我們要來看幾處的聖經,你就很容易的發現,聖經如果說一㸃道理,都是說在基督裏的。在基督裏,在基督裏,一直的說在基督裏。有的地方是說藉着基督,可是藉着二字不是頂好的繙譯,更好是譯作經過,就是神不直接的把東西給我們,要從基督經過一下。此外還有和基督一同,與基督一同作等字眼,都是說明基督在基督教裏的位置,一切都是經過祂的。得着了祂,就得着祂的道理。沒有得着祂,就是得了祂一切的道理也沒有用。

宗教中教義和教主無關

其他的宗教則不同,你可以在那個宗教中守得頂好,頂合那個教義,而不一定和那個教主有關係。

你知道在算學上有個表,叫作九九乘法表,從一乘一到九乘九,答數一看就知,排列得非常的簡明。這個表是誰寫的,你知道麼?恐怕千千萬萬個用那個表的人,都不知道是誰作的。但是你能夠用那個表而不必見那個寫表的人。這就如同一般的宗教,你不必管那個教主,你郤能夠應用那個道理。那個道理與講那個道理的人,並不發生關係。

在開封,我遇到一位外國的傳教士,他也曾聽過我講道。我發現他就是一個只與基督的道理有關係,與基督沒有關係的人。他對我的一個同學也是主裏的同工說,應當如何實行基督的道理,如何講解聖經的理論。我的同工就問他說,你這樣作,能不能叫人受感動?有沒有人因着你這樣的講說,悔改了?離棄罪惡了?生命改變了?你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我的同工問了他,他無言可答。

道理的寶庫是基督

我們信仰的源頭就是基督。如果與基督不發生關係,就沒有能力。基督的道是完全與基督連在一起的。道理的寶庫在基督那裏。如果光在外面推想,理論,一㸃用處都沒有。

現在我們要從新約羅馬書看起。我也不加甚麼解釋,我就是把事實擺在你們面前,來看聖經到底是怎麼說的。

羅馬三章二十二及二十四節:『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如今郤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

這裏吿訴我們,人在神面前,罪得赦免,得蒙稱義,是因為基督耶穌的救贖。是因着與基督有關係,否則人的罪不得赦免。

經過基督耶穌

羅馬書五章一節:『我們旣因信稱義,就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二節:『我們又藉着祂,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

十節:『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着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旣已和好,就更要因祂的生得救了。』

十一節:『不但如此,我們旣藉着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着祂,以神為樂。』

這裏的藉着,原意是經過,或是由着。我們現在所得到的一切,如稱義,與神相和,站在恩典中,得救,以神為樂⋯,都是因為經過基督耶穌。一經過祂,甚麼就都有了。

因祂得恩典

羅馬書五章十五節:『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衆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衆人麼?』

五章十七節:『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麼?』

神的恩典和神的賞賜,能夠臨到衆人,是因着基督耶穌。能夠在生命中作王,也是因着基督耶穌一個人。正如本章二十一節所說的:『恩典也藉着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是藉着祂而得永生,不在人的作好與作壞。

和祂同釘了十字架

羅馬書六章六節:『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祂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同章十一節:『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裏,郤當看自己是活的。』

這裏可說是我們信仰上的一個要緊的道理,就是因着信,我們和基督一同釘了十字架,我們的舊人就除掉了。不是我去釘死,乃是當基督被釘死的時候,也把我釘死了,我就能從罪中得釋放,不再作罪的奴僕。這樣,我也就得在基督裏向罪算是死了,並且在基督裏,在神面前我是活的了。這一個大道理,也都關係在基督這個人身上。

在祂裏得釋放

再往下看羅馬書七章二十四,二十五節:『我眞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神,靠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

這一個人,被自己的肉體情慾多次打倒,毫無辦法勝過而喊救命的時候,馬上看見了救法,乃是靠着主耶穌基督,而能脫離了。得釋放的能力仍在於主。

在祂裏不再無能

羅馬書八章一節:『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

在基督耶穌裏就不定罪,這裏的定罪不是一般的定罪。從近來在埃及所找出的古卷聖經,考查出這個字有兩種用法。一種是政治上的用法,一種是民間的用法。政治上的用法就是定罪。民間上的用法就不用為定罪,乃是『無能』,或是沒有力量,拘禁等意思。所以我把這處聖經改繙為:『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再無能了。』不再輭弱無力了。

同章第二節:『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

這裏有兩個律。我們本來都在罪和死的律下,不能出來。現在因着生命聖靈的律。將我釋放出來,再不受罪和死的律轄制了。這個生命聖靈的律又是在基督耶穌裏的,你看見麼?又是因着和祂的關係,我就得釋放了。

同章十節說,『基督若在你們心裏,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郤因義而活。』因為基督在我心裏,我就能活。

在祂裏得勝有餘

羅馬書八章三十五節及三十七節:『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麼?是困苦麼?是逼迫麼?是飢餓麼?是赤身露體麼?是危險麼?是刀劍麼?』『然而靠着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雖然外面有那麼多的難處,但是還能得勝而且有餘。那個力量,仍是因為經過基督。不是自己能,乃是由着祂,經過祂。

同樣的情形,也在下面三十八和三十九節裏:『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為甚麼不能隔絕呢?不是因我們的好或壞,乃是因為『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愛也是掛在基督的身上,我們在基督裏,就在這不能隔絕的愛裏。

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

我們再看一㸃哥林多前書。

林前一章三十節:『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

這節聖經,我個人從裏面得到過許多的好處。我們能在基督耶穌裏,乃是本乎神。不僅如此,神又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等等。我們以為我的頭腦不太好,不聰明,只要多讀些書,多看聖經,多聽道,也許會聰明一㸃。但神不是這樣說。神又使基督作為你的智慧。你看見,智慧也是掛在基督身上,祂成為人的智慧。

我們說,我們沒有義,我們不能見神的面。但是這裏怎麼說呢?神使基督成為你的義,(最好不要那個公字,)你可以見神了,你在神面前像沒有罪一樣。

另外,我們覺得我們太不好了,思想不潔淨,驕傲,常撒謊,自己沒有聖潔。但是神是把基督成為你的聖潔,在基督裏,祂就能通到你裏面,作你的聖潔。許多人這樣的經歷,若不是基督,就永遠沒有聖潔。

至於救贖,有一部分是指將來的事,我們暫時不題。你可以看見,基督是我的智慧,基督是我的義,基督是我的聖潔,基督也是我從起頭到末了的救贖。

在祂裏生與長

林前三章一節:『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裏為嬰孩的。』聖經的看法,是不管你屬世的年齡多大,要看你在基督裏有多大。這個大或小,也是在基督裏的問題。

林前四章十五節:『⋯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生了你們。』在基督裏面才能叫人得重生,才能用福音生別人。

在祂裏面行事

林前四章十七節:『因此我已打發提摩太到你們那裏去。他在主裏面,是我所親愛有忠心的兒子。他必題醒你們,記念我在基督裏怎樣行事,在各處各教會中怎樣教導人。』這裏有一個人的行事,乃是在基督裏面的。你會發現不止這一處的聖經,有好多處,都是說到基督徒的行事為人,應當是在基督裏的。

祂如何祂的道也就如何

我們再看一㸃在我們信仰上非常重要的:

林前十五章十二至十四節:『旣傳基督是從死裏復活了,怎麼在你們中間,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呢?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十六節和十七節:『因為死人若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裏。』

這裏不是說你作得好便好,若是作得不好就怎樣。我們信仰的一切,都繫在基督身上。若是祂死了沒有復活,祂的道也就死了,完了,我們所信的也就一㸃也沒有用處。你會看見,祂如何,祂的道也就如何。

但是讚美主,祂復活了,所以我們所傳的不枉然,一切都是眞實的。我們一切的信仰,都繫在復活的主身上。

再看出於基督的道理

因為下面哥林多後書,不是一本講道理的書,所以我們略過牠。說道理的書,應該是加拉太,以弗所,歌羅西。可是我們也只能略提一下,證明一切的道理,都是從基督這個人出來的。

加拉太二章四節:『⋯私下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裏的自由,要叫我們作奴僕。』我們能自由是在基督耶穌裏的。

同書二章十六節和十七節:『旣知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我們若求在基督裏稱義,郤仍舊是罪人,難道基督是叫人犯罪的麼?斷乎不是!』

稱義都是因着在基督裏,不是因人的行為。一聯到基督,就被稱義。

因為我在祂裏

加拉太二章二十節,又是一節寶貝的聖經:『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

我不是把我自己弄死的,是我和祂同釘了十字架。祂在十字架上死的時候,我也死了,因為我在祂裏。

一切屬靈福氣是在祂裏賜給的

以弗所一章三節:『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在基督裏,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一切屬靈的福氣,都是在基督裏賜給我們的。因此在下面所列的一切,都是在祂裏面賜給的:

『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悅的,豫定我們,藉着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祂榮耀的恩典得着稱讚。這恩典是祂在愛子裏所賜給我們的。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豐富的恩典。』(四節到七節。)

再看歌羅西書一章十四節:『我們在愛子裏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蒙救贖得赦免,是在愛子裏面。

歌羅西書三章一至三節:『所以你們若眞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裏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也是因為有基督,我們才有死而復活的生命。神對我們的關係,都是因着神對基督的關係。

道理教訓都關連在基督身上

從羅馬書讀下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實,就是有關我們信仰的每一個道理,每一個教訓,沒有一個是我們自己去作的,都是關連在基督身上。無論是赦罪,重生,聖潔,得釋放⋯沒有一個道理是和基督沒有關係的。沒有基督,就沒有信仰。沒有基督,你就沒有道好傳。我們的信仰和其他宗教的不同,就在這裏。不經過基督,你就甚麼也不能。不和基督發生關係,你就得不着祂的道理。一切都是祂。

也許人會問說,難道聖經中沒有勸勉麼?難道基督教不管對與不對麼?有,聖經有勸勉人的話,也吿訴人應該怎樣行事為人。譬如羅馬書,有一些勸勉教導的話,可是都在十二章以後。十二章以前說甚麼呢,都是說那些道理,說那些有關基督的事,以及我們如何聯於基督的事,然後才勸你說,當怎樣行事為人。

重在我們與基督的關係

再如以弗所書,牠先在一至三章中把道理說好了,把神,基督,我們的關係說好了,四章到六章才說些教訓,該怎樣行事為人。就是說到行事為人,也都是根據於我們和基督的關係。其他各卷,也都是這樣。

所以本色的基督教,都不是先勸你作甚麼,乃是勸你先與基督發生關係。與祂發生關係之後,再有實行。

三   兩個團體的人

我們曾看過,基督與眞理是不能分開的,基督與道理也是不能分開的,基督與基督教也是不能分開的。

那麼,基督和我們人,有甚麼關係呢?

三個主要的觀㸃

在我們還沒有看基督和人的關係之前,我們先看一㸃有關遺傳的定律。就是一個生命,如果在牠的品性上有甚麼特別的㸃,或是有甚麼特別的性情,是能一代一代的傳到子孫身上。或者倒過來說,從一個孩子身上,可以找到他父親身上所有的特性或脾氣。但是後來從訓練學來的,就不能遺傳。好像一個打鐵的人,他的胳臂練得又粗又大,但是他的子孫的胳臂可能仍是又細又小,因為後天習來的,不能遺傳下去。這是生物界公認的現象和事實。

聖經裏有一個很重要的觀㸃,叫作人類的合一(The Unity of men)。這就是說,按照聖經的看法,除了我們每個人的存在之外,牠又把全世界所有的人,不管有多少萬萬,只看作兩個人。這兩個人是團體人,每個團體人都包含了許許多多的人。這麼多萬人,都不過包含在兩個人裏,如同我們所講的法人。因為聖經對我們人類是這樣的算法,所以耶穌一個人,就能替我們所有的人死,擔當我們所有人的罪,我們這許多人,就能從祂得到生命。

讀生物學的人,就能吿訴我們說,生物學上有一個希奇的思想,是和我們一般的看法不同的。他們是看兒子的生命比父親老,孫子的生命比祖父老,這話是對極了。兒子的生命是從父親來的,又是以後繼續父親的,所以兒子的生命比父親老,所以孫子的生命比祖父老。你和我的生命自然比亞當老,因為亞當只活了九百多歲就結束了,但是你我不但現在活着,而且還要活下去。

這就是我們要看基督和我們人的關係時,三個重要的觀㸃:人類生命的遺傳,人類的合一,和人類生命的延續。

龐大的團體人

因着人不單是個人,不單是單獨生存,對自己的行動負完全的責任,人又是屬於這個團體的人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這個龐大的生命的一部分,一直的延續着這個龐大的生命。而這個團體的人的第一個人,他的生命包含了一切人類的生命,他的作為也就是後世一切人的作為;他的特性,也就遺傳給一切後世的人,具有和他同樣的特性。

這是個相當大的題目,但是我們先把這些特㸃找到了,才能看見神的救法,和基督與我們人的關係。

麥基洗德與亞伯拉罕

這樣我們就可以來讀希伯來書第七章。我們可以先看第一節到第十節:『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本是長遠為祭司的。他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就迎接他,給他祝福。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取十分之一給他。

『他頭一個名繙出來,就是仁義王,他又名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

『你們想一想,先祖亞伯拉罕,將自己所擄來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給他,這人是何等尊貴呢?那得祭司職任的利未子孫,領命照例向百姓取十分之一,這百姓是自己的弟兄,雖是從亞伯拉罕身中生的,還是照例取十分之一。獨有麥基洗德,不與他們同譜,倒收納亞伯拉罕的十分之一,為那蒙應許的亞伯拉罕祝福。

『從來位分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這是駁不倒的理。在這裏收十分之一的都是必死的人;但在那裏收十分之一的,有為他作見證的說,他是活的。並且可說,那受十分之一的利未,也是藉着亞伯拉罕納了十分之一,因為麥基洗德迎接亞伯拉罕的時候,利未已經在他先祖的身中。』

這處聖經中,寫經的人吿訴希伯來人說,你們所倚靠的祭司,都是從利未這條線下來的。我們所信靠的基督,不是從利未下來的,乃是從麥基洗德王(他又是祭司)傳下來的。

麥基洗德比利未更大

那麼利未這個祭司大呢?還是麥基洗德這個祭司大?回答是當然麥基洗德大。甚麼理由呢?在這裏,他把亞伯拉罕擺進來了。亞伯拉罕曾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麥基洗德作禮物。麥基洗德不但收納了,還為亞伯拉罕祝福,所以麥基洗德比亞伯拉罕大,這是駁不倒的理。

但是這和利未有甚麼關係呢?關係就在於『麥基洗德迎接亞伯拉罕的時候,利未已經在他先祖的身中。』雖然又過了一百多年,利未才生出來,可是根據合一的原理,利未已經在亞伯拉罕的裏面,向麥基洗德獻上十分之一了。那一天,利未也在亞伯拉罕裏面,被麥基洗德祝福了。所以麥基洗德比利未大。

我們信仰中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人所作所為的結果關係到後代。我們的祖宗若是作了,我們也就作了。我們有沒有出生都無關緊要,因為我們已經在我們的祖宗裏面,和他一同作了。

人類墮落和得救的開始

人類的墮落,是從這裏開始的,人類的得救,也是從這裏開始。聖經承認人類生命的合一性。頭一個人犯罪了,以後所有的人也就都犯罪了。所以如果能另立一人作生命的源頭,作為新人類的起頭,則以後的人,都能從這個人裏,有他所有的,是他所是的。

在亞當裏犯了罪

聖經對於人類的墮落和犯罪,是怎樣的看法呢?牠給我們看見,第一個人亞當犯了罪,因為人類的合一性,所以全人類雖然還沒有生出來,也已經在亞當裏犯了罪。

我們是看今天我這個人有沒有犯罪,神卻不是這個看法。即或我出生到現在,一㸃罪也沒有犯,神還是要看我是從誰傳下來的。我如果是從亞當傳下來的,就當亞當在伊甸園裏犯罪的時候,我也在場,我也有一分。按照生物學的定律,我的生命是從亞當一直通過來的,末後的這個生命,也就是第一個生命。

所以從神看來,從亞當起,一個一個的人都是罪人。亞當犯了罪,一個一個的人都在亞當裏面,也成為罪人。

也許這裏有一個人,他一次罪也沒有犯,(當然沒有這樣的人,)但是神還算他是罪人,因為他的生命是犯罪的生命,是有罪生命的後代。即或是我們不覺得有亞當的那個經歷,但是實在在人身上,直到今天,還是在我們的身上。

另有一個人

在聖經裏,也給我們看見另有一個人,就是基督。神看基督也像看亞當那樣的看法。神是把亞當和一切出於亞當的算作一個人,神也把基督當作頭,把一切從基督身上產生出來的人,也統統算作一個人。我們從亞當出來的那個生命,乃是犯罪的生命。我們如能從基督而出,得着從基督而出的生命,我們就能夠和耶穌一樣脫離了罪。

現在我們先不看如何得着那個由基督而出的生命,這一㸃下面將再說明,現在乃是看見說,從基督身上所得着的生命,乃是耶穌自己的生命,是脫離罪的,是蒙神喜悅的,是被聖靈充滿的,也是完全聖潔,絕對公義的一個生命。得着這個生命,就叫我們與基督一樣,也具有基督的一切經歷。

找不出第三個人來

所以全世界的人類,其實只有兩個人。你若不是在亞當裏作人就是在基督裏作人。你若不是與亞當連在一起,則必是與基督連在一起。你找不出第三個人來。

有一次一個人問我說,地獄裏有多少人?我說只有一個。天堂上也只有一個。在基督裏那個人是在一處,在亞當裏那個人另在一處,單純得很。

兩個亞當兩個人

因為聖經是把全人類看作兩個人,所以你讀哥林多前書十五章四十五節和四十七節的時候,你就不會覺得奇怪:『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第二個人是出於天。』

聖經承認首先的人是亞當,並且承認基督也是個亞當,是末後的亞當。意思是說,再不會有第三個亞當了,只有這兩個亞當。可是算人呢,牠是算亞當為第一個人,算基督為第二個人。從亞當到基督,其間不曉得生出了多少萬萬個,但是聖經都不算他們是單獨的個人。亞當是第一個人,基督才算第二個人。

這樣,凡是從亞當出來的,都是包括在亞當裏面,都是與罪發生關係的,都是有罪的,是屬於地的。同樣,凡是從末一個亞當得生命的,也就都包括在基督裏面,也就得到所有耶穌的經歷,罪在他們身上也沒有能力,而且是出於天的。

又是關係到基督身上

你可以又一次的看見,關於我們信仰上的一切道理,都是關係在基督一個人身上。一切基督徒將來所能得的經歷,都是與基督發生關係。聖經所有要我們作的,都不過是相信祂,聽從祂,順服祂,跟從祂。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在祂身上,也都在基督耶穌裏面。只要能夠得着基督耶穌作生命,耶穌所經歷的,在我們身上會成為我們的經歷。祂是我們信仰的中心,只要我們與祂勾得上,一切就都好了。

亞當是一個團體的人,包括了你我所有的人在內,所以亞當在伊甸園的經歷,也就成功作我們的經歷,亞當的結局,也成為我們的結局。同樣,基督也是個團體的人,所有在基督裏的人,那個關係也和在亞當裏一樣。基督一切的經歷,也就都成為在基督裏的人的經歷。全人類都在這兩個人裏,也都和這兩個人發生密切的關係。

全人類和這兩個人的關係

現在我們要看全人類和這兩個人重要的關係:羅馬書五章十二節:『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十四節:『然而從亞當到摩西,死就作了王,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也在牠的權下。』並且說,『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豫像。』

從亞當到摩西約有二千五百年之久,人數也何止千百萬人,犯罪的種類也不計其數,但是在神算來,罪是因着亞當一個人入了世界的。而亞當呢,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豫像,亞當就是後來基督的小影。你若看見了亞當如何,你就看見了基督如何。

因着一個人

羅馬書五章十五節接着說:『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衆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衆人麼?』

如果亞當一個人犯罪,能夠叫衆人都死。那麼耶穌基督成功作義,恩典就更加倍的臨到衆人了!死是因着一個人,恩典也是因着一個人。

五章十六節到十八節,一直的說,因着一個人就如何如何,因着一個人,就如何如何。到了第十九節:『因一人的悖逆,衆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服,衆人也成為義了。』

構成為罪人或構成為義人

牠一直給我們看見說,罪不是我們去犯的,在亞當裏就是罪人。義也不是我們去行的,在基督裏就是義。十九節裏兩個『成為』,未能繙出原來的意思,我覺得加上個『構』字比較好一㸃:『因一人的悖逆,衆人構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服,衆人也構成為義了。』因着亞當一個人的犯罪,罪就到他裏面了,結果就把所有的人都構成為罪人。同樣,因着耶穌基督一個人的義行,祂不止沒有犯罪,而且順服到一個地步,死在十字架上,叫一切在祂裏面得着生命的人,也就構成為義人了。

人類的二大源頭

這就是人類的二大源頭,兩種的生命水流。所有的人,不是出於這個源頭,就是出於那個源頭。不在這個生命之流中,就在那個生命之流中,沒有中立的可能。

信基督的人乃是在基督裏的,保羅稱呼自己是一個在基督裏的人,稱呼別的基督徒,也稱為在基督裏的。在基督裏的人,也不是單獨的個人,他有基督為生命,與一切有基督作生命的人,成功作基督的身體,基督就是頭。在基督裏,大家是聯合起來的,不是單獨的。

是教會不是基督教

現在我們要題到教會這個字,聖經從來不用基督教這個字。為着使人應易領會,我們在這裏用基督教這個字是不得已的,因為牠長久以來被人誤解,弄得失去了本色。

聖經是把這個在基督裏的大人稱作教會。教會的原文涵義是神把一班人,從亞當裏呼召出來,來到基督裏面。這班人原來是在亞當裏的,他們答應了神的呼召,從亞當裏出來了,不再在亞當的範圍裏了,而在基督裏得了生命,和基督聯在一起,就成為教會。

枝子和樹

當基督快要離開世界的時候,祂對門徒說到和他們的關係。祂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你們要住在我裏面,我也就住在你們裏面。基督說那些住在祂裏面的枝子,自然就會多結果子。基督徒不是單獨的,乃是在基督這一棵樹上的。樹枝是與樹幹連合的,是從樹得汁水,從樹得生命的。

因着基督徒是這樣的和基督相連,基督的順服就成為他們的順服;基督的死就成為他們的死;基督的活就成為他們的活;基督的榮耀就成為他們的榮耀。基督的一切就成為他們的一切。基督和基督徒的關係就是這樣的密切。

所以一個基督徒,乃是從基督得生命,又是在基督裏的。你若在基督以外去找一個基督徒,這個人定規並不存在。保羅說他自己,是一個人,是在基督裏的。他不是說基督裏的一個人。在基督裏,就不再是一個單獨的人了。

 

四   基督作人的生命

每一個宗教,對於人羣,都有牠的貢獻。每一個宗教,都有一個共同㸃,就是叫人得着甚麼,或者說,帶領人達到甚麼目的。雖然各宗教的方法不一樣,要給人的東西也不相同,但是總歸要有給人的東西。信基督的人,自然也要從基督得到甚麼東西。現在我們就是要來看,基督所要給人的東西是甚麼?

要人得到重生

我們現在所要看的,還不是說基督教對於國家,對於政府,對於世界,對於社會有甚麼貢獻。我們是來看一件更重要,更基本,更切實的事。祂給我們人的,乃是重生。我們信了祂,就得到重生。我承認在聖經裏,重生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我們也只能零星的看一看,甚麼是重生。

若是我們再把聖經好好的讀過,你就發現聖經是非常注重生命的,關於生命的事,就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你會看見,世上有許多不同類的生命,因此也有許多不同樣的表現。每一個生命,就有祂特別的表現。你可以由生命的特別表現,就看出祂是那一種的生命。

不同的生命表現

譬如說鳥罷。這裏有一個活的鳥,你知道牠有生命,因為牠是活的。你也能看見這隻鳥的特別表現,那個表現是甚麼呢?小孩子也知道,鳥會飛。鳥的飛,就是鳥生命的特別表現。因為鳥生命中有牠的特別㸃,表現出來的就叫鳥能飛。

我們再看一條魚。這條魚不但有生命,而且也表現了牠的生命的特㸃,就是能在水裏游來游去。

若是我們拿魚來和鳥相比,雖然兩個都有生命,可是兩個生命的現象就大不相同。鳥只能飛,不能游水。魚也只能游水,不能飛。你叫鳥來游水,是不可能的,你教牠也教不會。同樣,你也不能叫魚在天空飛,無論你怎麼教,總是教不會。生命不同,生命的表現也就不同。每一個表現出來的特㸃,就叫我們看出不同的生命來。

各種生活的表現,旣是根據不同的生命來的,所以這是一個有關生命的問題,不是效法學習的問題。生命不同,學也學不來。除非生命變了,生命的表現也就跟着變了,若是生命沒有改變,則生命的表現也就不可能有甚麼改變。

生命變生活的表現才變

或者有這麼一個人,是頂喜歡研究的,尤其喜歡拿一些小動物來作研究。他巴不得他的小鳥會游水,若是他訓練出一隻會游水的小鳥,那是最好玩的事了。他就教牠怎樣潛水,怎樣在水中呼吸,教牠在水中怎樣動翅膀,怎樣動牠的爪。他能訓練成功麼?

或者他進一步試驗,改變小鳥的食物,改換牠的睡眠方式⋯,好適應牠的水中生活。但是能成功麼?不能!他的道理可以說得通,但是牠的生命不同。牠的生命叫牠飛在空中頂合式,叫牠在水裏游就是不行。

生命如何,牠的現象就如何,這是個定律,你沒有法子更改。若是你只改變現象,不去改變那個生命,是辦不到的。根據這個定律,在我們的信仰中,就有這一個最重要,最基本的眞理,就是重生。

重生就是要換生命

我們人類一切的生活表現,都是根據我們是那樣的生命。人的生活表現壞,乃是因為人的生命壞。要改變人的生活表現,就必須先改變他的生命。生命如果改換了,生命的現象也就改變了。換了生命,現象就沒有問題。不然的話,就像是叫鳥游水,叫魚飛空一樣,是永不會成功的。重生就是要換生命。基督要帶給我們的,不是光叫我們生活上有改變,乃是使我們重生,要更換生命。

有一件事是很一致的,就是我們人類承認我們的生命表現是壞的,不是好的。我們一方面承認這個世界不好,環境惡劣;一方面也承認我們人的裏面也不好,也不乾淨。我們旣承認世界一切都不好,搶榮耀,搶地位;一面也承認人裏面有嫉妒,有驕傲。我們承認人心剛硬,急躁,找不到一個性情溫柔的人,看不到一個心裏慈愛的人。我們承認我們不但有罪,而且罪惡多得很,說也說不完。我們也知道罪是討厭的,叫我們的良心不安的。我們也想怎樣除掉罪,怎樣就能不要牠。我們充滿了罪,就是我們生命的現象。

生活表現是罪

我作了傳道人十多年了,我遇到的人也不算少了,我還沒有遇到過一個人說他自己甚麼罪都沒有的。在各地走來走去,我沒有遇到過一個人,說他是一㸃罪都沒有的。個個都承認他那個生活表現不正確,多少總有罪。人都承認自己的生活不對,生活的法子不對。

不是改良是重生

因此人就來想法子,要把這一個生活表現改善一下,這也就是許多宗教的目的。

現在的問題是,到底能不能改變這生命的現象呢?不錯,人應該淸潔,人應該有規矩,有禮貌,因此照着這些條件來教訓他,裝飾他。可是你這樣培養教育他的目的是甚麼呢?他生活的外表是好看一㸃了,但是他裏面能改良麼?我們自己就都知道,裏面是改不了的!現在我不是與別的宗教論戰,我只是要把基督所給的這個特㸃擺在這裏!我們信仰中的一個重大之㸃,就在這裏:不是改良,是重生!

壞生命不會有好表現

我們的着重㸃,就是說,人不只在生活的表現上是壞的,是有罪的。人的生命就是壞的,而這個人就是罪。

我們這樣說,叫人非常的不願意聽。但是我們只能說頂直的話。人乃是在生命上出毛病,人在根本上是壞了,所以他會犯罪。有許多人承認他的行為不大好,但是不承認他這個人不好。也有人承認他這個人是壞的,但是沒有看見這個人是壞透了的。人是壞透了的,自然就不會有好的生活。

這一次我在開封的時候,和一位先生談話。他承認對某一件事,覺得他的不是。等一會,對另一件事,他又覺得作得不對。我就不客氣的對他說,這不是你把事情作得不對或是對,乃是因為你這個人不對。因為人不對,事情自然就作得不對。若是你是一條魚,當然你就不能飛。我不能怪你不會飛,因為你只是一條魚。人不對了,就着他的生活表現,自然也就不對了。這完全是個生命問題,不單是個現象的問題。人壞不是外面壞,人壞是他裏面壞。

外面修改沒有用

人裏面壞了,光在外面修改也是沒有用的。

我有一個朋友,從南京回家,車經過無錫的時候,在車站買了幾個泥娃娃,帶回來給他的小女兒。這些娃娃都是用泥作的,外面塗了粉,再加上彩色,弄得很好看的。他的小女孩,大概有七歲了,得到一個泥娃娃,歡喜得不得了,立刻作起母親來。一會兒抱着牠,一會兒放下牠睡覺。到了吃飯的時候,她就餧她的娃娃吃飯。一面她把飯菜往泥娃娃嘴裏塞,一面喊着你為甚麼不吃飯。不好了,娃娃的臉上弄得又是油,又是飯!這個小女孩就用毛巾和水,像母親一樣的為她的娃娃洗臉,要把臉洗乾淨。不料擦去一塊,黑的現出來了。再擦一下,黑的就更多一㸃。越擦越洗,娃娃的臉不但更不乾淨,連鼻子也都沒有了,眼睛嘴巴都看不出來了。她哭起來了,眞是沒有辦法!她父親就對她說,把那個丟掉罷,我再給你一個新的,泥娃娃是不能洗的。

非換一個生命不可

那天我就在那裏,看見這個故事。我想,我們要改善人的行為,就好像給泥娃娃洗臉。我們是想,只要我不再顯出驕傲的態度,口裏不說謊言,擧止文雅一㸃,我就差不多了,我就成了一個好人了。這是我們人的看法。神是說,人外面的壞,是因裏面的生命壞,非要整個的換一個生命不行。承認人的生命是壞的,是不能改好的,非換一個不可,這是我們基督徒信仰的根本之㸃。

人心所想的不過是罪

有一天,我和一位善於動思想的朋友,一同在上海的馬路上走。那天他又思想起來,他說,眞可惜,我們不能看見別人的心。若是我們一看就看出來,這個人在想甚麼,那個人在想甚麼,豈不是有趣極了麼?我們看不見人家的心,眞是可惜!

我說,我們看不見人家的心,我覺得不但不可惜,反倒因看不見而歡喜。人心裏所想的,不必猜測,所想念的不過都是罪。還不是想些怎樣把那個東西偸來,怎樣把那個人欺騙一次,或是害他一下。你不會看見好的思想,所有的思想都是不敢公開的。人的心幸虧被幾根骨頭和一㸃皮遮住了,叫你看不見,若是能看見的話,你要快快去躲起來。

需要重生

所以人要得救,不能從外面救起,非在裏面得救了不可。因此人就需要重生。重生乃是說,把你那個污穢的生命,壞的生命除掉了,再換給你一個新的生命。這就如同不是要魚去學飛,乃是把魚的生命,換成鳥的生命,而後看牠自然的會飛。現在我們先不說重生的方法,我們是要知道甚麼叫作重生。犯罪的生命不要,而把聖潔的生命放進去,就是救法。

從裏面壞了

前幾年,我在廈門傳道。有一天,我和一位姓王的同工到鄕下去布道。回來的時候,已是深夜,口又非常的渴,一路上的店都關了門,也無處找水喝。走到一個市鎭的末了,看見一個小水果店,門還開着。我們歡歡喜喜的買了兩個大梨,特別揀那個頂大的,外面頂光滑沒有蟲眼的,一路走一路吃。他吃着覺得有些不對,到燈下一看,原來吃出葷的來了。我們只好在燈光下,把那些蟲子一個一個的揀出來,然後再吃。

我說王弟兄,這些梨的皮很光滑,又沒有洞,你知道那些蟲子是怎麼進去的麼?我吿訴你,早在梨樹開花的時候,就有蟲子把子生在梨花的心中,到花結成梨的時候,蟲子就在梨的心中長大。在外面看,這個梨似乎很好,但是裏面郤有蟲子。這剛好合乎我們所傳的道理。人的壞不在於行為,基本上是裏面的生命壞了。基督的救法也不是來改你的外面,祂是來改換你的生命。

在裏面冒火

我認識一位太太,脾氣非常好,一天到晚不發脾氣,總是笑笑的。有一天,她的外甥女來到家中玩的時候,又來了一個頂不講理的人把那位太太駡了一頓,說了許多不好聽的話,駡她駡得非常厲害。但是她一句話也不說,面上仍是笑笑的。那一個人走了以後,她的外甥女說,姨媽,我眞佩服你能忍耐得住,一㸃也不氣。如果是我的話,我早就冒火了,最少也要回駡一頓。她就說,不是的,我不是不冒火,不過火在裏面冒就是了!我是有涵養的工夫,並不是裏面沒有火氣。

我們的問題也不是說外面有沒有發出來,而是說裏面有沒有。哦,我們裏面實在有,而且甚麼都有!聖經給我們看見說,人天然就是犯罪的。人如果犯罪的話,是一件頂自然的事。人而犯罪才是裏外相合的,是一件頂通的事情。我們人的生命,定規要受肉體的支配,要受世界的支配,要受罪惡的支配。

人裏面有犯罪的種子

也許有的人,看起來是很好的,品行很好,道德也很高,似乎生命是比較好的。不是,這個人在外面看不錯,完全是因為克制的工夫,好像一直勒住馬的韁繩不放一樣。你放一放試試,一放就定規出毛病。我說句頂直率的話,每個男子都可以作土匪,每個好人都能夠作不名譽的事。每一個人只要一放手,甚麼罪都能犯出來。人裏面都有犯罪的種子,犯罪是一㸃都不希奇的。

沒有一個人是立了志才發脾氣的,反而你壓住脾氣才需要氣力。從來沒有一個人,在他的日記上寫着說,從民國二十五年二月十日起,我立志每天發一次脾氣,如有忘記未發,甘受刑罰!反而忍耐才需要立志!作惡是頂自然,絕不要立志,行善才是需要立志的。

人犯罪是本色

我睡覺的房間,就在門外那一間小屋裏。我們這裏有很亮的光,我在那間屋裏就睡不着。我要睡得着,只要把這個門一關,就把光關出去了。因為房間裏的黑暗是本色的,光是外來的,我只能把外來的光關出去,不能把本色的黑暗關出去。凡是普通的,你就關不出去。你的門向着不犯罪是可以關的,但是向着犯罪,你就關不來。我們的生命壞,所以生活的表現也壞。

神的救法就是要使我們重生,叫我們換一個生命才可以。那一個生命就是神自己的生命,叫人來得着神的生命,這就是重生。重生就是從今以後,所有人的都除去了,而讓神在我裏面活。我活不是我這個人活,而是我經歷神的生活。我向來不勸人行善,就是一天到晚的勸也沒有用。我不客氣的說,要人過神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只有神的生命進來,人才能過神的生活。得着神的生命就是重生,重生了,人在外面的表現就會改變。

重生了的人

我們還是看一㸃聖經,來認識一㸃重生的事。哥林多前書二章十四節:『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神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沒有重生過的人,乃是屬血氣的人,對於神的事不但不懂,而且還以為笨得很,而且就是要想也想不出來,因為他也沒有那個想的機關。不重生就沒有那個生命,也沒有那個領會的力量。

再看羅馬書第八章,第五到第八節:『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

這裏淸楚的給我們看見,一種人是隨從肉體,也就是在肉體裏過生活的人。他受肉體的支配,又與神反對着,因此他也不能服神的律法,想服也不能服,想得神的喜歡也就更辦不到了。重生了的人,也就是能隨從聖靈的人,也就享受了生命平安。兩種人的不同,乃是在於生命的是否改換。

是從靈生的

約翰福音三章三節:『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吿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人若只有天然的生命,就是本來作人的生命,就不能看見神的國!甚麼叫神的國呢?羅馬書十四章十七節說,『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神的國就是說到這些屬靈的事:是公義,和平,和喜樂,而且這些都是在聖靈裏的。若是沒有重生,對這些事就會一竅不通,永遠也看不見。人若要看見這一切,就非重生不可。

生命的分界線

約翰福音三章六節又說:『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基督耶穌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分界線,從靈生的絕不是從肉身生的。祂絕不來改良人的肉體。從肉身生的還是肉身,你改來改去,不管把牠改得多好,牠還是肉身。非要從靈生不可,從靈生的才是靈。

重生也不是『已往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沒有這件事。若不是生命上改換,就是今日生了又生,還不過是肉身,還沒有重生。這兩個生命之間有一道鴻溝,是越不過去的。必須從靈生的才是靈。

我只願問你幾個問題?你是在改良你的生命呢?還是你得着了神的生命?現在你是進行修改你自己?還是準備接受神的生命?眞正對基督的信仰,乃是叫人得着神的生命。基督也就是要給人這個生命,你若得着了,你就是重生了的人,就能叫我們在世上過神的生活。

凡對自己的生命沒有盼望的人有福了,有一個神聖的生命為你豫備好了。對於自己的生命自足的人,基督對你就不能作甚麼,祂永不帮助你在你自己的生命上變好。神所要作的,就是使你重生,改換你的生命,這是基督的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