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籃 – 勸勉 : 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

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

「我們旣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着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來十二1至3)

奔跑路程

神把兩件事放在人面前:第一,將永生放在罪人面前;第二,將國度放在已得永生的人面前。得永生只要相信,進國度卻是另外有條件的。

人一得救之後,神就把他擺在一個路程上,要他奔跑。基督徒的一生,乃是一項賽跑。不是說跑贏的人有永生,反之,乃是已經得永生的人能賽跑。賽跑的結局,就是有的人得着冠冕,有的人得不着冠冕(林前九24、25)。

冠冕是甚麼呢?冠冕代表國度,代表作王掌權得榮耀。得着冠冕,就是得着國度,與主耶穌一同作王掌權得榮耀;得不着冠冕,就是得不着國度,不能與主耶穌一同作王掌權得榮耀。冠冕乃是國度的記號。基督徒得永生是沒有問題的了;但是,能否得國度,就要看他們如何奔跑而定。

人一得救之後,神就把他放在這個直望着國度的路程上去奔跑。他的言語行爲思想生活一切,都與他將來能否得到國度有關。不奔跑的,是自己斷定自己不配得國度;奔跑不好的,乃是自己躭誤自己得國度。神已經把每一個基督徒都放在這條道路上了。至於得着國度與否,那是基督徒自己定規的了。他的捨棄奉獻忠心得勝,要幫助他得冠冕。而那些貪戀世俗隨從肉體的,雖然已經靠着主耶穌得了永生,然而天國還不是他們的。

奔跑的目標──國度

希伯來書十二章一節所說的「見證人」是指着甚麼呢?按字面看,好像就是指第十一章所說的那些大有信心的人。但是,實在說來,不是指那些人,乃是

指那些人的事情。這裏的「見證人」,按原文是與使徒行傳一章八節,二十二節,二章三十二節等處的「見證」同一個詞,所以也可以譯作「見證」。神的話是說那些人的事情所得的見證如同雲彩圍着我們。

這許多見證證明甚麼事呢?證明神「這麼大的救恩」(來二3、4)。這麼大的救恩,不只是罪得赦免,更是指着國度。國度就是我們奔跑的目標。神給我們這麼多的見證,爲要鼓勵我們度信心的生活,奔跑這個路程,得着國度的榮耀。第十一章裏,那些信心的偉人所直接信的雖然不都是爲着國度,但是,他們的信心就是他們的路程,他們那樣不顧一切的相信,就是他們脫離一切來奔跑他們的路程。他們所直接相信的已經得着了;有的被提,有的得地,有的復活,有的免滅亡;但是,這些並不是神所應許最後要給他們的。他們因信所得的一切,不過是證據,證明他們也要得着神所應許的國度。「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着所應許的;因爲神給我們豫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來十一39、40)這是說甚麼呢?是說國度。他們已經得着證據了,這證據就是神證明他們將來必定得着國度。

「許多的見證」,就是神因許多人的信心所賜給的恩典。神已經這樣的聽禱告行神蹟,來證明他們這樣奔跑路程是祂所喜悅的,國度是他們所必得着的。我們因爲有了這許多的見證,就必須奔跑這信心的路程。

神把國度放在我們面前,神給我們一個路程去跑。跑完了,就要看是失敗或是得勝。得勝的就要與主一同作王;失敗的,雖然得救了,卻與榮耀無分。

放下重擔 脫去罪

路已經擺在這裏了,要跑的人,「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奔跑有兩件最要緊的事:一放下重擔;二脫去罪。

先說脫去罪。罪是最攔阻人進步的。罪使人失去奔跑的資格。罪就是犯規;犯規的人是不許賽跑的,犯規的人是要「出場」的。

信徒應當脫離棄絕所知道的罪。不論是嫉妒驕傲心中的汚穢口中的謊言急躁的性情放縱的私慾,都會使信徒不配作個賽跑的人。失了賽跑資格的人是不可能進天國與主耶穌一同掌權的。信徒必須站在羅馬書六章六節十一節上面,算自己向罪已經是死了;信徒也必須拒絕罪,不讓罪作主,並將肢體獻給神作義的器具。所有得罪神的地方,都得實的承認悔改棄絕,而得着神的赦免。有得罪人的地方,也必須好好的向人認錯。在物質上有虧負人的地方,也得盡力去賠償。不然,就不能奔跑這個路程。我們更當注意,有的罪的面貌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樣不堪,牠很容易誘惑我們。摩西「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來十一25),可見罪還有可樂之處。人的肉體喜歡犯罪,就是因爲罪是可樂的。但是一個眞有信心的人,是寧可受苦害受凌辱,卻不願享受罪中之樂。我們應當拒絕罪,不然,就是自己斷定不配進國度。

再說「放下各樣的重擔(重量)」。甚麼是重量呢?重量不一定是罪或是不好的,但卻是纏累我們的。不除去罪,就失去跑的資格;不放下重量,雖然可以跑,但必定跑不快。凡叫我們跑不快攔阻我們進步的,就是重量。

十九世紀有一位主所大用的人,他花了許多功夫,編著了一本希伯來文字典。寫好了,就送給朋友們看。朋友都大加讚許,以爲這書一出版,他就成爲有名的學者。但是,這位弟兄卻將書稿燒掉了。他說,在編著時,已經減少了愛主愛人靈魂的心,印書校稿,更要費許多力量,所以不如燒了。印書校稿並不是罪,在他卻是一個重量。他放下了重量。有些事雖然不是罪,但會不會成爲我們的重量呢?凡攔阻我們前進的都是重量。就是一衣一食,都可能成爲重量。我們不只應當除去罪,也應當放下重量。有重量,就必定跑不好。

羅得的失敗,就是因爲他有重量。羅得本不是壞人,乃是一個爲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彼後二7)。

可是,他的生活和亞伯拉罕不同:亞伯拉罕住在曠野裏,羅得住在城裏;亞伯拉罕住在帳棚裏,羅得住在房子裏。這是他們的分别──一是輕省,一是有重量。有了重量,雖然可以跑,但至終跑不動了。

我們要注意馬可福音四章十九節。主沒有說因犯罪不能結果,乃是說,「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别樣的私慾」能使人不結果。不必犯罪,只要一點世上的思慮就會叫人不結實。錢財固然不是罪,但是凡打算作財主的人,必定跑不好。凡是神所給的本分,就應當盡力去作;但我們的心若被甚麼累住,就要跑不動了。

重量不是罪,許多時候是合法的,但是牠到底是個重量,會減低我們前進的速度。也許你的重量是一個捨不得的朋友,是追求中的地位,是一點屬世的雄心,是一間可留戀的房屋,是一碟可口的小菜,是一件華麗的衣裳。這些東西雖然不是罪,但會攔阻你火速的奔跑。

所以應當自問,有甚麼罪使我不能奔跑呢?有甚麼重量阻礙我快跑呢?甚麼是我特别的罪呢?甚麼是我特别的重量呢?我們要搜出這些罪來,檢出這些重量來。

存心忍耐

在這條路上跑的人,不只應當脫去容易纏累的罪,放下各樣的重量,還應當「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何以必須存心忍耐呢?因爲賞賜不是在一起頭就給你,也不是在中途給你,乃是在路終在跑完最後一步纔給你。起頭雖好,中途仍好,但未必至終能跑得好。起頭得勝,中途得勝,至終也得勝,纔算得勝。沒到終點以先,沒有一個人敢擔保他是必定得賞賜的。也許在最後的五步失敗了。要得勝,就當小心。沒到終局,就不能說必定得着。保羅尚且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着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腓三12),何況我們呢?

甚麼叫作「奔」?奔不是站住,奔不是安步徐行,奔乃是往前快跑。賽跑的人多,要得着冠冕,就得跑在前面。得勝與否,就要看跑的快慢如何。我們如果空花時間,無謂的逗遛,就必定失敗。

我們是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你不能揀選一條自己喜歡的道路去奔,你要奔神擺在你前頭的路程。運動場上賽跑的人,只能跑在畫定的路線裏。這就是提摩太後書二章五節所說「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的意思。最可惜的,就是有許多基督徒,奔跑得很熱心,卻沒有奔跑在神的道路上。我們自己的熱心、勞苦、活動,並不能代替神的旨意。一切在神旨意之外的奔跑,都是引到損失的。神把路擺在你的前頭了,你必須跑在這條路上,纔能得着獎賞。

仰望耶穌

我們的腳要跑在神所定規的路上,眼睛要「仰望爲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這句話按原文的意思可譯作「望斷以至於爲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意思是你對於别的一切都望斷了,而去望耶穌。别的都不望了,惟有望耶穌。惟有仰望祂,我們纔能筆直的跑。周圍有很多的事情,要影響我們的視線,改變我們的目標,惟有仰望耶穌,纔能有始有終的奔跑在神的道路上。

祂是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我們的信心起首於祂,結局於祂。我們所信的只有祂,所思念的也只有祂而已。就是聖潔、得勝、完全的愛、聖靈的浸、熱心救人、屬靈的爭戰,也不應當奪去我們的心。一切的「始終」都在乎主耶穌。我們的信心是以祂爲始,也以祂爲終。除了祂之外,我們不應當仰望别的。若在祂之外有所追求,那都是使我們的道路彎曲的。在屬靈的路程上,求神啓示給我們看見,甚麼都是在基督裏的;赦免、稱義、重生是在基督裏,聖潔、得勝、聖靈的充滿……也都是在基督裏。甚麼都是基督。祂是始,祂是終;祂是阿拉法,祂是俄梅戛。我們的一切都在乎祂。離了祂,我們就不會奔跑前頭的路程。

「望斷」是仰望主的先決條件。若非先有所不望,就不能仰望主。奔跑的人,如果東張西望,就必定跑得不好,或者跑錯了路,或者竟至於完全停步。所以神叫我們不望別的,只望主耶穌。不只如此,就是我們裏面的回想,也是靈程上很有害的一件事。自己回想到自己,分析自己的感覺,一直顧念到自己進步與否;過度的掛慮自己的靈性情形,都會攔阻我們前進,以致不能「望斷以至於……耶穌」。甚麼是仰望耶穌呢?仰望耶穌就是不望自己。仰望耶穌就是被耶穌吸引,離開了你裏面的世界,而聯合於所仰望者的裏面。仰望怎樣的耶穌呢?仰望爲你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包羅萬有的耶穌。不望自己的人有福了。但願神的靈啓示給我們看,甚麼叫作「望斷」,甚麼是不當有的回想。

因着獎賞

主耶穌如何奔跑呢?「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主耶穌是望着那擺在前面的喜樂而一直奔跑到那邊。這喜樂是甚麼呢?祂自己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喜)樂。」(太二十五21)這是指着祂千禧年的喜樂。我們的主是順着祂的本性而順服神,這是不錯的。但是,聖經也給我們看見,神的賞賜和稱許,特別是國度,也影響祂。我們的主也是爲着擺在前而的喜樂,就經過了一切的羞辱和十字架而不退後。

爲甚麼說祂是爲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而不說「基督」或「主耶穌」(祂復活後的稱呼)呢?耶穌是祂爲人的名字。神叫我們仰望耶穌,就是要我們注意到祂爲人的那一面。祂憑着祂的本性順服神,乃是祂爲神的一面。祂因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十字架,乃是祂爲人的一面。所以聖靈特别提起耶穌,叫我們知道,在祂爲人的一面,賞賜也有相當的影響的。我們爲着愛神而順服神,是不錯的;可是另一面,神旣定規用賞賜吸引我們忠心事奉祂,那麼我們因着前面的賞賜而忠心事奉,也必定不是錯誤的。

保羅爲甚麼「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着標竿直跑」呢?他自己回答說:「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3、14)獎賞旣是神召人來得的,旣是保羅撇棄一切所要得的,那麼我們爲着獎賞而忠心事奉神,乃是神所喜歡的了。

我們的主因着國度的喜樂,便「輕看」,便「忍受」,那麼我們呢?弟兄姊妹,你曾否因爲將來國度的榮耀而有所撇棄呢?你曾否因爲神的賞賜就不作你所要作的,或者作你所不要作的呢?古今不知有多少信徒,因爲要得着國度的榮耀,便捨棄了一切來跟隨主,那麼你呢?

羞辱與十字架

我們所仰望的,就是這樣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

羞辱是人給祂的,祂便輕看。十字架是神給祂的,祂便忍受。祂被人誤會,被人驅逐,被人控告,被人唾棄,被人定罪,但是祂不以爲意。並非羞辱不厲害;祂所受的羞辱,乃是常人所沒有受過的。但是祂輕看羞辱。神給祂的十字架並非不重;在人面前在鬼魔面前在天使面前,祂所要經過的,並非不難;但是我們的主忍受了。結局怎樣呢?祂得勝的到了終點──「坐在神寶座的右邊」,等候榮耀的顯現。

我們何等愛保守自己的面子呢!我們怕羞辱,怕誤會,怕批評,怕反對。我們盡力作一個圓滿的人。我們躲避羞辱,不肯捨己,不肯爲主的緣故受羞辱。就是受羞辱,也是勉勉强强的,不肯默默的沒有辯護的沒有躲避的接受。

神所給的十字架,我們並不肯背負。我們沒有走在十字架的道路上,甚至不知道甚麼是十字架的道路。我們並不知道一切臨到我們身上的都是神所許可的。一切與我們心意相反的、寃枉我們的使我們感覺痛苦的挫折我們境遇的使我們的希望成爲泡影的,都是神所給我們的十字架。我們如何對待這些呢?我們心裏是否反抗呢?是否見人就申訴呢?是否巴不得能免去這些難處呢?我們心裏不服的態度,要叫我們在這路上奔跑得不好。

神讓每一個十字架臨到我們身上,都有祂特别的目的;每一個十字架都有特别的使命,都有牠所要特别成功在我們身上的。我們如果按着神的旨意忍受了,像主耶穌忍受祂的十字架一樣(注意:祂的十字架乃是爲着贖罪,我們的並不是),我們天然的生命就多一次經過對付,就有更大的度量來充滿神兒子復活的生命。我們反抗不服的態度,和掙扎求脫的力量,都會使神的目的不得成功,使十字架空空臨到我們身上,沒有成功神所要成功的。

要思想耶穌

神把主耶穌擺在我們面前,叫我們效法祂,末了就告訴我們:「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這樣」就是指祂如何受人的凌辱欺侮苦待唾棄鞭打傷害釘十字架(十字架也有出乎人的一方面)等等。我們要思想,仔細的思想,逐一的思想,就不至於疲倦灰心。當主向門徒提起在地上受逼迫的事時,就說:「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高過主人。」我們不能盼望得着比主耶穌更好的待遇。「學生和先生一樣,僕人和主人一樣,也就罷了!」我們所得的待遇,並不更甚於主耶穌所得的,就已經好了。因爲「人旣罵家主是别西ト,何況他的家人呢?」(太十2425)祂旣在世上受那許多不堪的待遇,何況我們呢?我們如果這樣思想,就縱然受苦受辱受反對,也不至於疲倦灰心。

奔跑國度路程,最怕的就是疲倦灰心。「疲倦灰心」可譯作「魂裏疲倦沮喪」。魂是人情感心思意志的機關。魂要疲倦沮喪,就是魂沒有力量。意志不振了,感覺冷淡了,思想沒有興趣了,甚麼好像都是空的,甚麼都聽其自然,「將來冠冕聽命運!」在這個奔跑的過程裏,最大的試探,就是當反對的事物蝟集的時候,好像招架不住了,便洩氣了,放鬆了,不再認眞的奔跑。

我們如果肯思想主耶穌,揣摩祂的經歷,就不至於如此放鬆了。基甸和他的三百人「雖然疲乏,還是追趕」(士八4)。我們也當「雖然疲乏,還是奔跑」。

但願我們都作賽跑的人。但願我們都奔跑一直到路終。就是在奔跑的時候受了傷,受了頂撞,受了誤會,受了厭棄,還應當因着主耶穌的綠故,打起精神,不疲倦的依然往前奔去。賽跑中,有誰最得稱讚呢?就是那受了傷,起來再跑,結果得了第一的人。所以,受傷不成問題,受苦不成問題,就是好像要失敗了也不成問題,跌倒了再起來跑。弟兄姊妹們,今天我們都在路上,甚麼都算不得數,到了路終纔有定評,不必因任何的緣故而自暴自棄,而疲倦灰心。要仰望爲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