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榮耀裏去的路徑
「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着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祂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路九28至31)
福音書裏記載了神曾三次從天上有聲音出來直接說話。一次是在主耶穌受浸從水裏上來的時候(太三16、17);一次是在變化山上(路九28〜35);一次是在主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那段話以後(約十二28)。祂受浸,是揀選十字架,是揀選死,是揀選埋葬;祂在變化山上沒有就在那裏升天,祂所注意的是「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也是揀選十字架;當祂進了耶路撒冷,那幾個希利尼人求見祂的時候,按人看這是祂一生最榮耀的時候,但祂沒有因着人的推崇,就在那個時候作王,祂仍是揀選十字架。神說這三次的話,都是因爲主耶穌專一的揀選十字架。
面向耶路撒冷
讓我們在路加福音第九章這段聖經中,看主是如何揀選十字架。
有人說變化山是豫表神的國度。但主耶穌說變化山就是神的國度。祂在第二十七節明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神的國。」這裏神的國降臨到世界上一下,主耶穌進到其中,顯出祂在國度裏的榮耀。主耶穌可以就在這裏升天,但是,主所談論的,完全是「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祂是專一的揀選十字架。主耶穌此時是站在復活被提的地步回頭去看,就有清楚的眼光,看見一個異象,就是到榮耀裏去的路,不是在變化山,乃是另有一條道路的。
在變化山以前,這條路好像還不是很清楚;雖然這條路是在創世以前就已經定規了。但是,經過變化山上談話以後,就更看準了這條道路是必須到耶路撒冷去的,由此下山以後,我們就看見主向着耶路撒冷而去。從路加福音第九章起,一直到第二十三章,只有一條路線,就是到耶路撒冷去。
主耶穌所注意的是耶路撒冷嗎?不。主所注意的是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就是十字架。到耶路撒冷去,就是成功神的旨意,就是背十字架。在變化山上,榮耀落到世界上一下,把主耶穌包在其中。在這個異象裏,主耶穌看清了到榮耀裏去的路,是經耶路撒冷。祂就定意面向耶路撒冷去。以賽亞說祂「硬着臉面,好像堅石」(賽五十7)。祂就是這樣硬着臉面向耶路撒冷而去,一點都沒有轉移。祂是從變化山走到十字架去。
我們爲着甚麼要注意這件事呢?因爲被提上升的日子近了,主耶穌提接祂聖徒的日子近了!誰若等候被提,就必須往耶路撒冷去,就必須背十字架,就必須走這條道路。如果神給我們看明了榮耀、被提、復活是甚麼,我們就必須遵行神的旨意,背十字架,走十字架的道路。我們要記得:當主耶穌知道祂自己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祂並非安坐着等候被提,聖經說:「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九51)十字架是在被接之先。我們旣知道被提的日子將近,也當定意遵行神爲我們所定的旨意,來背十字架。上耶路撒冷的意思沒有別的,就是背十字架,就是成功神的旨意。
走在十字架的路上
在這條道路上,遇見些甚麼呢?
「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那裏的人不接待祂,因祂面向耶路撒冷去。」(路九52、53)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只有一個緣故,就是因祂面向耶路撒冷去。甚麼時候,你要行神的旨意,走十字架的道路,人就要不接待你了。我們要求神使我們一天過一天更要祂的旨意;雖然未見得被人喜歡,但是主知道這件事。當時有兩個門徒受不住這樣的對待,就產生報復的心,主卻轉身責備他們說:「你們的靈如何,你們並不知道。」(照原文「心」應譯作「靈」)我們如果因爲被人拒絕,就要說在審判臺前到底看是誰對的話,就要被主責備了。主說着就往别的村莊去了,主沒有理會人對祂這樣的待遇。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敎訓人。」(路十三22)所以,不是說被提上升的日子近了,就把甚麼都放下去等候神國的降臨,乃是走在十字架的道路上,仍然不停下日常的工作。主是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教訓人。如果讓十字架在我們裏面作工更深,許多的事都能幫助我們有更深、更豐富的經歷。
「正當那時,有幾個法利賽人來對耶穌說:『離開這裏去罷,因爲希律想要殺祢。』耶穌說:『你們去告訴那個狐狸說,今天明天我趕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雖然這樣,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前行;因爲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路十三31〜33)這裏,主說了很嚴厲的話,就是說希律是頭狐狸。一方面地上希律的意圖要發動,一方面天上的神的旨意要成功。但以希律和神相比,希律不過是一頭狐狸而已,狐狸的狡猾阻擋不了主去耶路撒冷。主沒有因狐狸的威嚇而改變路線,主說:「我必須前行!」
路加福音十七章十一至十九節說,主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的時候,進入一個村子,醫好了十個長大痲瘋的人。這教訓我們,這條路上,如果有可以作的,我們就應當作。無論是傳福音,是幫助人使人得益處,只要是在這條道路上的,總當盡力去作。主看準了耶路撒冷,但祂在這條路上遇見了甚麼就作甚麼,祂並沒有因着去耶路撒冷就甚麼都推卻不作。等候被提是不錯的,但是,在路上竭力的救人,也是應當的。啓示錄二十二章十七節說的是很有意思:「聖靈和新婦都說來,聽見的人也該說來。」這兩個「說來」,是聖靈和教會的禱告,求主回來。接着就是「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可見求主回來接着就是傳福音。願我們能在世上多救人。不過,不應當因爲路上所見的而轉了方向,或是被所遇見的事絆住了,以致停步不前。我們應當作工,應當救人,不過路線總應當是往耶路撒冷去的。如果這個工作是阻擋我們去耶路撒冷的,就應當停止。如果主因爲在路上醫好了十個長大痲瘋的,就停在這裏,不去耶路撒冷,那祂可以醫好撒瑪利亞所有長大痲瘋的人,卻不能使我們得救。基督徒領人歸主、幫助人,是應該的,但若被這些攔阻不能遵行神的旨意,就不應當了。
「我們」去!
「耶穌帶着十二個門徒,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路十八31)主不是說「我」去,乃是說「我們」去。一個人行走十字架的路是不彀的,應當勸勉人、帶領人也遵行神的旨意,背着十字架向前行。我們是如何等候被提呢?相信主要來是一件事,但等候祂來又是一件事。神不是要我們在信條上相信祂的來,乃是要我們等候神的兒子降臨。神爲敎會所定規的一切,教會都應當經歷纔是。以弗所書充滿了神的恩典,但也充滿了責任。神若沒有得着所定規的,神是不滿足的。主說:「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路十八31)但願神爲我們所定規的一切,也都成功在我們身上。
「耶穌因爲將近耶路撒冷,又因他們以爲神的國快要顯出來,就另設一個比喩說,有一個貴胄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路十九11、12)到遠方去就是升天去。主說這話,是因爲門徒以爲一進耶路撒冷,神的國就要降臨,主就作王了。門徒以爲到耶路撒冷是享福,主卻告訴他們是受苦;門徒以爲到耶路撒冷是作王,主卻告訴他們是死在十字架上。臨近復活被提以先,要經過一段時期,要有一個沉重的十字架!
「耶穌說完了這話,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路十九28)是祂帶領我們走前面的道路。以前,祂是面向着耶路撒冷,到現在,祂仍然是這樣,並沒有改變。祂不是命令我們去而自己卻不去,祂乃是親自帶領我們去。祂走在我們的前面。
「耶穌快到耶路撒冷……耶穌進了殿……」(路十九41,45)主一步一步的走到耶路撒冷了。
最後一夜,祂在客西馬尼禱告:「父阿!祢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路二十二42)杯,是指着十字架說的。換句話說,就是如果可行,就求神叫祂不去十字架。然而主又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主可以禱告說:「祢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但是,主不能禱告說:「倘若可行,求祢不要成功祢的旨意。」杯和神的旨意還是有分別的。主給我們看見,神的旨意比十字架更要緊,當十字架和神的旨意聯起來的時候,祂就順服。在先,祂可以揀選,後來祂知道杯就是神的旨意之後,祂就順服了。
變化山的啓示
弟兄們,甚麼是變化山呢?變化山就是榮耀──復活和被提之後的榮耀。但是,變化山也是一個啓示,一個異象,一個眼光。變化山啓示了到榮耀裏去的路,必須經過耶路撒冷。我們需要變化山上的啓示、異象和眼光,使我們能看準了除了背十字架成功神的旨意之外,我們是不能盼望被提的。只知道將來的榮耀,而沒有得着啓示知道如何進榮耀,是沒有用處的。但願神的靈賜給我們屬靈的異象,叫我們眞知道被提與成功神旨意的關係。但願我們有了這樣的眼光之後,眞能忠心到死仍背十字架跟從主。但願我們能像主那樣,沒有一點的轉動,向着耶路撒冷而去。但願我們能和保羅一同說:「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二十六19)
榮耀在望了,但是,先得經過十字架。被提的日子近了,但是,必須遵行神的旨意,順服神。這是主被接上升的道路。被接上升是定規了的,耶路撒冷也是定規了的。甚麼時候我們有與主一同受苦的經歷,甚麼時候主就與我們最親密。主在前,我們在後,我們總當跟着主走完這條道路!
十字架與苦膽調和的酒
「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耶穌喝。祂嘗了,就不肯喝。」(太二十七34)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就在那裏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當下耶穌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二十三33、34)
當主耶穌被人帶到各各他,要釘十字架的時候,有「兵丁拿苦膽調和的酒給耶穌喝。祂嘗了,就不肯喝。」那個時候,釘十字架是最痛苦的一種刑罰,所以當時的法律許可,在要釘人十字架之前,把苦膽調和的酒給他喝。苦膽調和的酒當然不像今天外科醫生所用的麻醉劑那麼好,但那個時候,苦膽調和的酒是能減輕人感覺上痛苦的最好的東西。
主拒絕苦膽調和的酒
主耶穌在這裏很特别,祂不肯喝苦膽調和的酒。别人被釘十字架時都想喝苦膽調和的酒,惟有主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不肯喝。在許多的十字架──人的十字架──裏頭,都有苦的感覺,所以需要除去痛苦的感覺的東西,需要苦膽調和的酒。然而主耶穌卻拒絕苦膽調和的酒。主的十字架裏頭,沒有苦膽調和的酒;主的十字架裏頭,用不着苦膽調和的酒。人已經把苦膽調和的酒送到祂口旁邊了,祂嘗了也知道是苦膽調和的酒,是能減少祂痛苦感覺的東西,但是祂不肯喝。
爲甚麼呢?這是因爲十字架在别人身上生發苦的感覺,而在主耶穌身上卻不生發那種的感覺。(這不是指着身體的感覺說的,身體方面祂也有感覺。)在别人身上,因爲充滿了感覺的緣故,所以需要苦膽調和的酒。但這裏有一個人,祂被釘十字架,屬靈方面,祂沒有那種苦的感覺,所以祂用不着苦膽調和的酒。
路加福音告訴我們,祂在十字架上禱告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爲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這就叫作用不着苦膽調和的酒。祂受人的寃枉,受人的苦待,受人的鞭打,受人的羞辱,受人的逼迫,受人的棄絕,受人的審判,受人的定罪;祂受人的殘害到了極點,但是,祂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爲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你看,祂裏面沒有苦的感覺,沒有被寃枉的感覺,沒有受逼迫的感覺,所以用不着苦膽調和的酒來減輕祂痛苦的感覺。
苦膽調和的酒
有苦的感覺的,需要苦膽調和的酒的,就不是背十字架的人。許多神的兒女,表面上看好像是背十字架,但實際上不是。背十字架並不要求在神之外的安慰和喜樂。但是,有許多人一背十字架,他隔壁的人都知道了,他的面色、他的表情、他的聲音,差不多都在告訴人說:看哪,我在背十字架!我們要知道,十字架如果走了風聲,就不是十字架;那個風聲就是苦膽調和的酒。人是尋求安慰、尋求愛的;人是稍有一點苦痛就尋求同情的。神的兒女的難處,就是神並不是他的喜樂,所以要在神之外去尋找喜樂;神並不是他的滿足,所以要在神之外去尋找安慰。這就是苦膽調和的酒。這不是十字架上所有的東西。
神的兒女受苦的時候,可以說有三種不同的感覺:有的人感覺是向着人去的,有的人感覺是往裏面去的,有的人感覺是往下面去的。向着人去的,就氣人、恨人、不赦免人;往裏面去的,就受傷、可憐自己,覺得自己是跟從主,是很像主那樣子在受苦;往下面去的,就是勉强把感覺壓在底下,結果變作消極。我們很容易生氣,也很容易自憐,也很容易消極。有些神的兒女以為消極就是得勝。殊不知消極的人的感覺,也是盼望苦膽調和的酒。消極是受傷另外一方面的表示。因爲人裏面失望了,所以消極;因爲人要求太多了,所以消極。消極就證明沒有十字架,只是勉强把感覺踐踏在下面而已。
神的兒女中,受苦的不是沒有,但眞是背十字架的卻並不多。他們受苦的時候,有幾種不同的表示。有的以爲自己是基督徒,只得受苦,表面上一句話都沒有,看上去眞像一個背十字架的基督徒,但卻是暗暗的發怨言。這樣的人,就是受苦之後有許多怨言的人,還是不知道甚麼叫作十字架。因爲他裏面充滿了苦的感覺,他需要苦膽調和的酒。
有的人受了苦,並不發怨言,有聲的、無聲的埋怨都沒有,而是在那裏哭。十字架是流血捨身的地方,十字架不是流淚自憐的地方。自己可憐自己而流淚的人,不認識十字架。哭,是捨不得自己受苦。十字架底下的人纔哭,十字架上沒有眼淚。如果受一點苦就覺得受了傷,喫一點虧就覺得受了虧,這樣的人,就還不知道甚麼叫作十字架。
還有一種人,自鳴得意,裝作得勝者,這樣的人也不明白十字架。因爲他那種表示,就是要得着人的注意。他好像在那裏告訴人說:我雖然受苦,我還能唱詩,還能讚美,我是一個背十字架的人。這種的態度,就是要得着人的稱讚。這也是苦膽調和的酒。
有的人,實際上沒有背十字架,但是又很會說十字架,以爲這個是十字架的經歷,那個也是十字架的經歷,這個遭遇是十字架,那個遭遇也是十字架。這樣的人,他是在盼望人的可憐。他的眼睛一直向四圍張望,盼望人來可憐他。這樣的人,是喝了苦膽調和的酒。
因神而喜樂讚美
那麼,甚麼叫作十字架?
十字架不是感覺向着人去,也不是感覺往裏面去,也不是感覺往下面去。十字架是能歡喜快樂的接受,是能在神面前感謝說,神替我所揀選的道路都是好的。因爲我從神手裏接受神給我的十字架,所以我能歡喜,我能感謝,我沒有事。
十字架能赦免,十字架不自憐,十字架也不消極。十字架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我感謝神。
十字架是一個柔輭的心在神面前,神要怎麼樣都行,認識神是大的,並且認識神是愛。
眞的背十字架只會叫人尊敬,不會求人的可憐。甚麼時候尋求人的可憐、尋求人的安慰,甚麼時候就只有苦膽調和的酒,沒有十字架。我們的主,被釘在十字架上,十字架就變作我們敬拜主的地方。主的十字架是在髑髏地,髑髏地就變作我們讚美主的中心。
有弟兄在那裏爲着主受苦,我們就要爲着主親他的手,親他的腳。但是,如果有人忍受十字架的苦,卻一直盼望這個、盼望那個,這樣的人就不是背十字架的人。
我們的主拒絕苦膽調和的酒,就是說祂用不着人的幫助。祂爲甚麼用不着人的幫助呢?因爲祂裏面已經有了神的喜樂。十字架是說,裏面喜樂,裏面能讚美神,所以背十字架的人能安慰人。保羅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4)像保羅那樣的人能安慰别人,因爲在他裏面沒有一件難處能摸着他。我們看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的患難中,他們能禱告唱詩讚美神(徒十六25)。這兩個人是不需要苦膽調酒的人,是眞的釘十字架的人。還有司提反,當人用石頭打他的時候,他也能求神赦免他們(徒七59、60)。他沒有爲自己感覺痛苦,他不需要苦膽調酒,他是一個釘十字架的人。十字架就是無論甚麼痛苦,無論甚麼爲難的事情落到你身上,你能不爲它所動,反而能讚美神。你如果一直在那裏覺得這是多麼的重,這是多麼的難,就沒有十字架。
求神叫我們一天過一天更認識甚麼叫作十字架,求神救我們脫離尋求苦膽調和的酒,叫我們能因神而喜樂、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