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籃 – 勸勉 : 一個失敗的義人

一個失敗的義人

這裏要講一個失敗的義人的故事。就是說,這個人是失敗的,但又是一個義人。有得勝的義人,還有失敗的義人。要作一個得勝的義人,就要以這個失敗的義人爲警戒。這個失敗的義人是誰呢?

彼得後書二章六至八節:「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爲後世不敬虔人的鑑戒;只搭救了那常爲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因爲那義人住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羅得是誰?羅得的叔叔就是亞伯拉罕。羅得這個人,心是義的,人是義的,看見聽見了不法的事,他的心天天傷痛。既是這樣的一個人,爲甚麼還要說他是個失敗的義人呢?

羅得的起頭

創世記十一章三十一節:「他拉帶着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裏。」我們若再讀使徒行傳第七章,就知道當亞伯拉罕在米所波大米還未住哈蘭的時候,神就向他顯現,召他離開本地和親族,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亞伯拉罕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往迦南去。不只他離開,他的父親也跟着他離開,他的姪兒羅得也跟着他離開。可以說,羅得的起頭,好比是一個牧師或者信徒家的子弟。因爲叔叔說,神召我們脫離迦勒底的吾珥,吾珥是道德紛亂的地方,是神所定罪的地方。既然叔叔說吾珥不好,要到迦南地去,所以,叔叔離開吾珥去迦南,我也跟他離開吾珥去迦南。

按歷史家的記載,亞伯拉罕的家是一個塑偶像的家,也許亞伯拉罕的父親就是以此爲業的。約書亞記二十四章也說過,神是把他從拜偶像之家領出來的。羅得既聽見他的叔叔說,從今以後要脫離世界,從今以後不好隨便過日子,所以他就跟隨他的叔叔離開吾珥了。

羅得自己沒有聽見神的呼召,是他的叔叔聽見了神的呼召,所以,他跟着他叔叔一起走。也許不是你自己先聽見神的呼召,而是你的父親先信的,或者是你的哥哥、你的姊妹、你的妻子先信的,不過後來你也信了。你是個羅得。這很好,不過可惜的是許多人自己不認識神。我的祖父信,我的叔叔信,但是,我不認識神,這是很可惜的事。

羅得是好,他不只跟他的叔叔,他自己也是義人。亞伯拉罕好比老年的信徒,羅得好比少年的信徒。羅得與亞伯拉罕既然是親屬,又是同道,應該很好。不錯,起初兩人是很要好,但是,後來分開了。後來怎麼分開的呢?

羅得的揀選

創世記十三章五、六節:「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羣、羊羣、帳棚。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爲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兩個人一同出吾珥,一同到迦南,這是何等的好。神祝福他們,他們的財物多起來了。一涉及財物,難處就來了。一個有地方住,另一個就沒有;一個的牛羊有草喫,另一個的牛羊就沒有草喫。主人雖不說話,僕人卻說話了。

十三章七節:「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他們手下的人爭起來了。他說,我的牛該在這裏吃草;他說,我的羊該在這裏喫草。他們不能同居,是因財物太多了。很多人能一同離開迦勒底的吾珥,但是,到了迦南就出事了。

羅得捨得離開紛亂的吾珥,但是到了迦南,就有所捨不得的了。基督徒也是這樣。信了主以後,對於屬靈的名譽,有點捨不得;對於工作上的高低,有點捨不得。本來是在世界上爭得失,現在是在教會裏爭得失了。

十三章八、九節:「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爲我們是骨肉。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世上所有基督徒墮落的一個原因,就是和基督徒不能同居。甚麼時候你與基督徒不能同居了,你與基督徒不能來往了,你說信主的人還不如你的親戚了,你怕看見基督徒了,這就證明你的靈性出了事。甚麼時候你和基督徒不能好好來往了,甚麼時候就是你的失敗。

亞伯拉罕是家長,羅得是少年人。羅得的財產乃是因叔叔而有的。他不該讓他的僕人與亞伯拉罕的僕人相爭。羅得應當說,我的牛羊可以餓死,但是我不能離開叔叔。迦南地只有這一家是信主的,我怎麼可以離開呢?那知羅得並不如此想。他想,牛羊喫草比我喫食物還要緊。寧可與叔叔失去交通,不能失去牛羊。寧可讓靈性不受造就,不能讓財物有所損失。寧可丟下亞伯拉罕,不能丟一牛羊。叔叔旣開口叫我揀選,我就要揀好的。他就揀了。

十三章十節:「羅得擧目看見約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一個少年人,剛信主時是火熱的;叔叔走,我也走。等一會,嘗一嘗世界的滋味,就好像信主的事可以丟下,與基督徒的交通可以不顧了。他「擧目看見約但河的全平原,……都是滋潤的」。他只管他自己的牛羊。

弟兄姊妹們,神今天也是把兩條路擺在我們面前。神把世界擺在我們面前,也把迦南地擺在我們面前。神要看我們怎樣揀選。

羅得看約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哦,一面像迦南,一面也像埃及地,這就是世界。所多瑪、蛾摩拉,就是代表世界罪惡的快樂。世界的人,就是在罪中找快樂。

十三章十一節:「於是羅得選擇約但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離了。」世界上有福氣,有榮耀,也有快樂;所以羅得就揀選了約但河的全平原。這有點像迦南呢!有的基督徒說,剛信主時,這也不能作,那也不能作;後來犯犯罪,還有點快樂呢!所多瑪、蛾摩拉,在羅得看來像耶和華的園子;世界所給我們看的,恐怕有點像天堂。

但是,所多瑪、蛾摩拉又有點像埃及。基督徒的良心又叫他知道這分別。是像樂園,但是,又像埃及。快樂是有,但是,痛苦也有。以色列人在埃及作奴僕,受逼迫,遭鞭打。不給草,還要作出磚來。所以,以色列人要出埃及。你愛世界,雖然有點快樂,有點福氣,覺得世界有點像迦南;但是,你的良心又叫你覺得有點不快樂。今天許多基督徒犯罪的時候,一面覺得快樂,一面良心又覺得不安。哦,一面像迦南,一面又像埃及;一面有迦南的快樂,一面又有埃及的壓迫。

少年弟兄姊妹們,你所揀選的是甚麼呢?是世界麼?是快樂麼?神不逼你走那一條路,神要你自己揀選。你是作亞伯拉罕揀選迦南呢?還是作羅得揀選世界呢?羅得還未揀選城裏,他揀選的還是城外。哦,約但河的全平原,樂是樂,但是,也苦。你到底在甚麼地方過日子呢?

迦南的地勢是這樣的:東邊是伯拉大河。(亞伯拉罕從迦勒底的吾珥渡河到迦南,渡的就是伯拉大河。)西邊是約但河。所以,迦南是介乎兩河之間的。羅得揀選了約但河全平原以後,聖經怎樣說呢?「羅得選擇約但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哦,「往東遷移」,就是向所多瑪而去,這就是墮落。你能這樣揀選,就能漸漸往東遷移。沒有一個人跌倒,是一天就跌倒的。都是今天失去一點,明天失去一點,久而久之,就犯罪了、跌倒了。如果揀選平原地,看羊容易,找水也容易,用不着爬山,日子很好過。如果你要享安逸,不必勞苦,你的帳棚就必漸漸往東移。如果你喜歡世界上罪惡的快樂,你的腳就必漸漸向世界走去。如果你不能保守第一步,你就不能保守第二步。你的心旣然傾向世界,就不能保守你的腳不走世界。你的眼旣然注視世界,就不能保守你的腳不走世界。如果你所揀選的是世界,就不能保守你的腳不走世界。

十三章十二節:「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弟兄姊妹,我不知道你們怎樣揀選?亞伯拉罕把肥美的地讓了給羅得,自己仍住迦南地,就是住在神所召他到的地,就是神所能祝福的地,就是能受屬靈造就的地。羅得呢,是住在自己所揀選的約但河平原的城邑。我們是像亞伯拉罕住在神所召他到的迦南呢,還是像羅得住在自己所揀選的約但河平原的城邑呢?

「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創十三12下)羅得想,這不過近乎所多瑪,還沒有進所多瑪。完全進入所多瑪是不好,但是,靠近所多瑪也許不要緊。哦,我們以爲揀選世界不大好,揀選和世界接近的地方也許可以。許多基督徒都是作一個交界的基督徒。是的,你不過靠近世界,但是,你並沒有住在迦南。我們到底是在那一邊呢?許多基督徒這邊也不像,那邊也不像。又像在迦南,又像在埃及。神這邊捨不得,世界那邊也捨不得。

弟兄姊妹,今天你在那一邊呢?你遇見世人,他們會不會說你太古板,說你是十八世紀的人,說你太與世界脫節呢?很傷心的,就是有人說,我想他是個基督徒,那知他也和我一樣呢!這話是外人對基督徒最傷心的解釋!許多人不肯站起來說我是屬基督的,他們以爲自己已經是基督徒,說不說不要緊。迦南,他們捨不得,但是,埃及他們也要。禮拜天上午也作禮拜,每天也讀經五分鐘,以爲自己還是個好基督徒。但是,他們實在沒有眞實與神交通,也實在捨不得丟棄世界。弟兄姊妹,我們必須求神救我們脫離這道路,不然,就非常危險。

如果你以爲還沒有進入所多瑪,還沒有背道,還沒有說我不信主耶穌了,就不要緊,那就錯了;你的帳棚會漸漸挪移,直到所多瑪。走了頭一步,就不會不走第二步。如果你所揀選的是向着所多瑪,就不會不進到所多瑪城裏去。如果你所揀選的是世界的快樂,就不會不犯罪作惡。如果你所揀選的是財物,就不會不沾染汚穢。我不知道你的腳已經挪移了沒有?我不知道你已經進所多瑪了沒有?你起初可以離開基督徒,你起初所寶貴的是牛羊,你的腳步就難免不漸漸挪移了。感謝神,還有好多的基督徒,他的帳棚還在迦南。讓我們看見:世界的罪惡,我們該拒絕;世界的快樂,我們也該拒絕。

十三章十三節:「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羅得知道不知道所多瑪的光景呢?羅得知道。

但是,羅得還一步一步的挪移進去。等到一天,你的腳離開基督徒了,你的帳棚就也要向所多瑪城漸漸挪移了。神所恨惡的,你不恨惡;神所定罪的,你不定罪;你的腳慢慢向東挪移了。試探就是這樣進來的。今天違背良心一點,明天違背良心一點;今天少讀一點聖經,明天少讀一點聖經;今天少禱告幾分鐘,明天少禱告幾分鐘;今天少作一點見證,明天少作一點見證。就是這麼一點一點,你就退後了。撒但不是叫你一下子就不去聚會、不讀經、不禱告、不作見證;他是叫你一點一點,一分一分的,慢慢的向後退。

神的警告

羅得的帳棚,漸漸移到了所多瑪,碰見甚麼危險呢?創世記十四章九至十二節:「……四王與五王交戰。西訂谷有許多石漆坑;所多瑪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裏的,其餘的人都往山上逃跑。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又把亞伯蘭的姪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這一次兩方聯軍對敵,五王反被四王打敗了,羅得和羅得的財物也被擄掠了。羅得這一次的遭遇,是因他正住在所多瑪。前一次他還在城外,現在他住到城裏去了。前一次你還像個基督徒,現在你已經在所多瑪入籍了。犯罪多一點,就距所多瑪更近一點。過了些時,就覺得鄉下不及城裏好;再過些時,更覺得平原不及城裏好了。

羅得這樣住在所多瑪,神並非沒有給他警告。五王被四王打敗,羅得被擄,這就是神給羅得警告說,所多瑪城是住不得的。所以,若有人患病,若有人生意失敗,若有人家裏發生難處,也許是神給你的一個警告。五王被四王打敗,就是神警告羅得說,所多瑪不可住。羅得的帳棚,慢慢向所多瑪挪移,後來竟在所多瑪入籍了。羅得是今天挪一點,明天挪一點,一挪再挪,就挪到城裏去了。所以,神給羅得一個警告。我們呢,也許有人的妻子死了,也許有人的丈夫死了,也許有人的兒子死了,也許有人生病了,也許有人生意失敗了,我告訴你說,這其中也許有神的警告。如果你是一個得救的基督徒,你卻一天過一天靠近世界,神要警告你說,你是不能有平安的。神給你警告,就是叫你快回頭。

可惜許多基督徒是沒有感覺的,是不會痛的。雖然他們生病了、生意失敗了家裏有難處了,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些是神的鞭打,他們並不回頭。他們不回頭,就要有更大的事發生。屬乎神的,神必定管教。神的愛若不能吸引你,神就要用鞭責打你。神的話若不能感動你,神就要用苦難催逼你。如果你是屬乎主的,你犯罪退後,神必定管教你。神不能寬容你。(羅得這次被擄去,幸虧有他的叔叔把他救回來。)

羅得起先是住在城外,但是,結果還是會住到城裏去。我可以說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子,他的母親給他六粒糖,叫他留到明天喫。這小孩子把糖擺在面前,喫又不敢,不喫又捨不得。他怎麼作呢?他把每一粒都擺在唇邊用舌頭舐一舐。就是這樣一次過一次的用舌頭把糖舐一舐。起先六粒還是六粒,後來一粒一粒化小了,再後來,喫了一粒還剩五粒,喫了兩粒還剩四粒,最後都喫光了。許多基督徒犯罪也是如此。違背良心一下,再違背良心一下,慢慢就向世界找快樂去了。請你知道,犯罪不是犯了就不犯的,乃是犯了一次,就造出一個癮來,叫你下次再犯。羅得是漸漸進城的,難道你就能不進城嗎?我們以爲起初罪只犯這麼多,就不會進城去。沒有這件事。如果你到所多瑪城外,你就要進所多瑪城裏去。要麼就是不犯罪,如果犯罪,就沒有能力限制自己不再犯下去。

羅得的結局

創世記十九章一節:「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當時東方各國的風俗,沒有像今天的法庭。審判民間的事情,都是在城門口。他們的法官,是揀選城中有資格的人作長老,叫他們作法官。羅得現在是坐在城門口,羅得高升了。他不只是所多瑪的市民,並且是作法官了。羅得在世界的地位更高了。犯罪的道路也是這樣,只有愈過愈快的。羅得起先不過靠近所多瑪,再過就住在所多瑪,再後來就作所多瑪的法官了。

羅得有甚麼結局呢?妻子死在半路,女兒犯了亂倫,女婿被天火燒死。

彼得書說他是義人,但他忘記了他是在所多瑪落了籍。他看見别人不好還流淚,但是,他忘了爲自己流淚。他會爲别的基督徒流淚,但是,他忘了爲自己流淚。羅得看見所多瑪人罪大惡極,他還想幫助他們,那知並不能。許多基督徒也是這樣,他自己跌倒了,他還勸別人信主耶穌呢!

神要滅所多瑪,神聽亞伯拉罕的禱告,就有兩位天使去救羅得。創世記十九章十二至十四節:「二人對羅得說,你這裏還有甚麼人嗎?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爲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羅得就出去,告訴娶了他女兒的女婿們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爲耶和華要毀滅這城;他女婿們卻以爲他說的是戲言。」可見羅得在他女婿們的面前,並無見證。他的女婿們以爲他是戲弄他們。說大馬路起火了,人還能信,說有火從天上降下來,人就不能信了。說煤油的火燒人,人還能信,說有硫磺火燒人,人就不能信了。

十九章十六節:「但羅得遲延不走,……」這話眞是傳神。似乎羅得要對他的牛羊說,牛阿,我爲你和亞伯拉罕分開,羊阿,我爲你揀選約但河的平原;難道今天就把你撇下嗎?再看看他的家具,他的珍物,他的羊圈,他的倉庫,就想,我以爲住在所多瑪可以天長地久,我要蓋更大的倉庫,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只管安安逸逸的喫喝快樂罷,難道今天就是這樣離開一切麼?難道今天就是這樣走開麼?難道這麼多的好東西都丟掉麼?

十六、十七節:「……二人因爲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領他們出來以後,就說,逃命罷!不可回頭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這是天使領他們出了城以後,囑咐他們的話。今天我們在世界,錢也許不多,但是對世界的留戀不捨,也許正和羅得一樣。有一位老太太,只有十五元,天天都要把它數一數,我們要笑她太財迷。但是,有了滿箱契紙的人,當他檢視他的契紙,以爲很寶貝的時候,神在天上笑他要像我們笑那位老太太一樣。在我們看,十五元有甚麼了不得;在神看,滿箱契紙也有甚麼了不得呢?

主耶穌快來了。所多瑪被滅,是將來世界要被滅的一個豫表。如果你所有的盼望都不過是建造在這世界,有一天,天火要來把這些都燒光,有一天,神要來把這些都滅掉。等到那一天,要逃也趕不上了,要逃也沒有方法可逃了。今天捨不得的,那天都要捨得。被提時,神只提人不提物,神只救人不救火。所以,我們今天就應當有所捨得纔好。

二十六節:「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羅得的妻子回頭一看,表明她的心捨不得。這回頭一看,說出了多少故事,表示了多少裏面的感覺。這樣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直到今天,成爲一個大警戒!主說:「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路十七29〜32)主再來的時候,這世界也要受審判,地上的東西,都要被燒滅。愛世界的人,也要留在地上,像羅得的妻子變成鹽柱留在地上一樣。